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工程”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推行十年间已累计发放超千亿元资金。巨额投入也换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从0到300万+”、“全球产销第一”的成绩。但2021年没有补贴后的新能源汽车之路该怎么走?近日多个部门和企业代表针对2021-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探讨。
11月26日,2019海纳川全球客户关系与市场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现场,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透露,近期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进行征求意见讨论,大家主要关注的是“未来对新能源产业是否还要有政策性的支持”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否恰当。
围绕第一个焦点即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乃至全面取消后,国家是否还需要对这个行业继续提供政策支持这方面,徐和谊表示,目前行业大部分人认为还需要政策支持,当然这不是最后结论。他还提到,如果推出相关政策,政策的导向则可能由新能源汽车销售环节转向消费者用车环节,包括基础设施的继续完善等。
第二个焦点则是此前拟定的新能源汽车未来目标会不会太激进?今年10月份,工信部发布的《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明显提高,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30%;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70%……对此业内人士也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目标过于激进,另一派则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业态来说,把阶段性目标定高有利于拉动产业的高速发展。徐和谊对此谈到:“我看支持目标定高一些的人可能最终会‘获胜’,我个人是希望阶段性目标能定低一些,不要太激进。”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2808.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125.6万辆,后者占比约为4.5%。而要想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20%的目标,的确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自今年6月26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起,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7-10月份已经“四连降”,同比降幅分别为4.7%、15.8%、34.2%以及45.6%,且降幅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的重要转折点,此时国家政策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和鼓励,的确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来源: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