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市场观察 > 新造车品牌第二梯队频繁“官宣” 新战略能否助力“门票”抢夺战?

新造车品牌第二梯队频繁“官宣” 新战略能否助力“门票”抢夺战?

来源:经济观察网 浏览次数:651 发布日期:2019-09-20

与威马、小鹏、蔚来等几个交付量领衔、关注度较高的新造车品牌相比,其他众多新造车品牌在进入交付阶段后的曝光率并不高。对于这些品牌而言,目前皆处于“未定性”状态,随时根据市场状况改变打法成为共同的选择。

继新特发布全新品牌和品牌战略之后,合众新能源日前也宣布对品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并调整了品牌LOGO新规范。合众和新特分居新造车品牌交付量第四、第五名,紧随“前三强”之后。这两个品牌的动作,也体现出新品牌“淘汰赛”门票争夺的激烈性。

合众汽车的新品牌官宣是:合众(英文:HOZON)将作为企业品牌,而哪吒汽车将作为产品品牌统辖所有产品线。未来,哪吒汽车品牌下属的车型将全部采用合众喷泉标作为品牌LOGO,同时辅以哪吒汽车中文标识。在此之前,哪吒汽车的LOGO为“NETA”的字母拼写。

不过,除了哪吒N01,合众旗下还有一款产品线——合众U,今年4月预售,预计将于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而在品牌调整前,就曾有消息称,合众U将变成哪吒U。

在合众作为企业名称、哪吒作为汽车品牌名称的大框架下,“N01换装合众标、合众U更名哪吒U“的一系列操作,显然意在提升合众和哪吒的品牌知晓度。去年6月份,合众汽车发布旗下哪吒品牌,但此后对品牌架构和部署一直未有最后定论。今年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合众的品牌营销也开始进入突击节奏。先是8月初,周江宣布出任总裁助理兼营销公司执行副总裁,负责品牌建设、公关传播与用户经营等模块工作,继而在8月12日的哪吒N01 2020款上市中,通过与《哪吒》的跨界营销,打出了“新国潮精品纯电SUV”的定位。

在抓住营销机遇上,合众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效果如何现在还难以考量。蹭完热点后如何持续加强其复杂的品牌印象,是合众的长久挑战。

除合众汽车外,另一家造车新势力也对旗下品牌进行调整。8月26日,新特汽车品牌战略暨同创新品发布会在重庆召开。此次发布会上,新特汽车发布全新产品品牌“同创”及旗下首款产品——A级电动汽车MEV100,该车由新特联合中国一汽共同研发,同时宣布线下销售品牌D.BOX全面更名为“新特电家”。

新特表示,未来“同创”品牌旗下全线产品都将由新特汽车联合优势传统主机厂共同研发、制造,这一模式是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在产品、品牌多层面的融合创新和优势互补。新特方面表示,“同创”品牌是新特汽车在新市场环境下提出的产品策略之一,目的在于与新特的自研产品互补,共同支撑多元化的产品战略。

与此同时,新特电家将进一步避开热点城市、渠道“下沉”,从三四线进而向“四五线”渠道拓展,并将聚焦以贵安、重庆、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地区。

这一战略聚焦和收缩,与新特汽车的背景有关。新特汽车起源于贵安新区,B轮融资获得重庆长寿区相关产业基金的领投,并与成都政府成立启能公司,在三地政府资源和市场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官方资料显示,在产品层面,新特汽车强调的”聚焦西南、深耕区域市场“战略包含以DEV1、DEV lite为代表的“战略下沉”、以GYON歌昂品牌为代表的“高端突围”、以Mcube为代表的“坚持创新”和以新特同创品牌为代表的“融合发展”四大部分。

不过,尽管旗下规划品牌众多,但新特量产上市的产品仅有DEV 1一款。今年上半年,这款车型交付量仅为800余辆。如何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并获得新客户,仍是新特的首要问题。

不进行全国性撒网,只瞄准区域市场,培养小市场“蛋糕“——这已成为新特、合众等新造车品牌的共识,这既是市场的现实压力使然,也是由其产品定位和投融资情况所决定的。

公开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已经交付的9个新造车品牌中,排名前三的威马、小鹏、蔚来交付量均在8000辆上下。合众新能源紧随其后居于第4位,交付量为3817辆,与前三相比差距较大。而排在合众汽车之后的新特又代表了一个等级,1-6月份交付量为846辆,其余按照交付量排名依次为云度、前途、奇点、国能汽车。

除了前三,还有几个名额能够活下来?这一问题已经从最初的预测变为现实。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裁员时也强调,目前所有新造车企业已进入淘汰赛,争抢最后的存活名额。而对于合众、新特等第二梯队企业而言,在产品短期内难以通过规模化销量推高口碑的前提下,如何通过营销来强化存在感,成为最迫切的需求。

但显然,与新造车品牌的前三强聚焦主力车型进行产品营销、服务营销不同,第二梯队们选择了在“外围”进行品牌架构梳理、深化销售市场体系、推出新战略概念的做法。业内分析认为,对于新企业和产品而言,在产品尚未批量入市前,就把品牌和产品体系设置的过于复杂,虽然其初衷是为了提前给企业计划中“全覆盖式”的庞大产品阵营“搭架子”,但实际传播中,却容易让消费者对品牌认知造成混淆。而且,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已与传统车企渐行渐近。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