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车企新闻 > 吉利汽车年销150万辆的背后:研发投入最高达7%,碾压大众丰田福特通用戴姆勒本田宝马

吉利汽车年销150万辆的背后:研发投入最高达7%,碾压大众丰田福特通用戴姆勒本田宝马

来源:汽车纵横网 浏览次数:682 发布日期:2019-07-23

从2015年的51万辆到2018年的150万辆,吉利汽车销量连续四年垂直攀登,实现“三级跳”。中国汽车产业后发展时代悄然崛起的“吉利现象”,成为汽车行业资深专家热议的焦点。大浪淘沙下,吉利为什么能取得阶段性成功?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希望解开的谜团。

市场降温下,吉利汽车缘何逆流而上?

2018年是吉利汽车达到峰值的一年,也是逆市增长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整体汽车市场销量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乘用车市场销量下跌4%。

而吉利汽车2018年总销量为150万辆,同比增长20%,不仅成为中国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同时也进入国内乘用车销量排名第一阵营,成为紧随大众、通用之后的第三大品牌。

随着汽车销售量的大幅增长,在各项财务指标上,吉利汽车在2018年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营业收入总额(不含领克)达到1066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8%;上缴利税146亿元,同比增长38%。(见表1)

从吉利汽车近五年财务数据可以看到,自2015年开始是吉利汽车绝地反击的几年,在这期间盈利能力逐年增强。吉利在年报中归因为“营销系统重组”、“主要车型升级换代”、“产品组合改善(即高价位的车型占比较高)”等因素。

另外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品牌广泛“偏科”SUV的当下,轿车和SUV每款车型的均衡发展,是吉利汽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为何吉利能上来?探寻吉利汽车成功的秘诀

于5月11日在宁波举行的2019中国老汽车人联谊会暨“中国汽车科技转型与品牌升级”主题研讨会上,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蔡诗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等50余名来自汽车行业的老一辈专家参与了会议座谈,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吉利汽车的发展,探寻吉利汽车取得转型成功的偶然和必然。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认为,吉利汽车发展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借助外围力量;第二是重视人才,对内自己培养人才,对外网罗天下英才。

人才体系的建设对于吉利汽车的发展功不可没,这一点也得到了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蔡诗晴、原上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叶焱章等老前辈的认同,他们认为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领袖作用至关重要,聚集了很多核心的人才。

原北京汽车工业联合公司总经理郑焕明认为,创新发展是吉利突出的特点,表现在科技转型上,和原有的思维大不一样,始于客户,终于客户,从产品的开发,到生产制造,到用户评价,建立了一套体系化的过程。吉利在其他方面的创新也是全方位的,结合未来的大方向,定位为出行服务商。

在这一点上,原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韩玉麟、原江淮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左延安等也都持同样的观点,全方位的创新、先进技术的研发,吉利都抢占了先机。

在郑焕明的记忆里,一直以来吉利都有着非常清晰的发展战略。20年前,吉利提出的目标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主打经济实惠的小车。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大环境的变化,吉利也在着手实施转型升级,从原先的“低价战略”转向“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的战略,企业使命也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变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郑焕明认为,吉利从实际出发,预见到未来,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

事实上,经过十年时间的验证,表明吉利的战略转型是成功的。它已经彻底抛弃了“低价策略”,可以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企业道德战,就是坚决不打价格战。

年销150万辆的背后,研发是创新的基石

原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总公司总经理陈光祖多年来一直倡导,摒弃以“以制造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汽车产业发展要确立“以研发为中心”的方向,把研发作为汽车企业的重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新水平和实力。

真正能做到“以研发为中心”的中国自主车企并不多,吉利算得上一个。5月10日,位于宁波杭州湾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对老汽车人开放参观。走进研究院,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国际先进的研发设备,都令人惊艳,刷新了很多老汽车人对民营企业吉利汽车的印象。而试乘过吉利的自动驾驶汽车后,老汽车人们更是纷纷点赞,并直呼超出想像。

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确立了从传统车企向全球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方向,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新能源、智能驾驶和移动出行为支撑,力图打造智慧立体化的出行生态圈。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兼CFO李东辉在财报发布会上说:“目前吉利平均十年的研发投入平均在5%-7%的区间,这一数字与世界豪华车企水平持平。与此同时,相比于国内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在研发上的投入持续领先。”

一般而言,在行业内绝大多数汽车企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不等,2018年研发支出金额最高的大众集团,其研发费用支出高达158亿美金,占据大众集团营业额的5.7%;其次,丰田、福特、通用、戴姆勒、本田、宝马的占比分别为3.9%、3.9%、5%、3.6%、5.4%、5%。

吉利汽车的掌舵人李书福早已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商业重塑的世纪,是跨界融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世纪。未雨绸缪,向来是李书福的风格。

通过持续性的研发投入,确保形成世界一流的技术研发体系和技术原创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研发和技术人才队伍。吉利过去几年的研发投入占比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坚持“自主突破创新,整合全球智慧,掌控核心技术”的研发战略,不断实现转型升级与突破。

在新能源领域,吉利汽车确立了四条技术路径,即混动(含油电混动、轻度混动、插电混动)、纯电、替代燃料、氢燃料电池。何光远评价道,替代能源这方面吉利是干得最好的,目前吉利在甲醇汽车市场大约占了90%的份额。

2019年4月11日,吉利新能源纯电品牌——“几何”在新加坡发布。安聪慧总裁强调,吉利在新能源领域是实力派,更是行动派。吉利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制高点,立志成为全球新能源节能技术的引领者。

在智能网联领域,吉利也是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前瞻性布局。5月10日在宁波杭州湾新区举办的吉利汽车技术日暨第二届龙湾论坛上,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了“爬行者智能系统”, 该系统基于现有量产传感器配置,利用V2X技术,借助“云端”、“路端”、“停车场端”的辅助设施,能100%实现自主泊车。凭借对中国消费者、中国道路环境等的深刻理解,吉利汽车研发更适合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矢志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出行体验。

当日,吉利汽车集团与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签署宁波杭州湾智慧城市项目战略暨吉利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制造产业基地扩建的框架协议,与中科院以及宁波市政府共同签订关于宁波智能制造研究院项目框架协议。暨签约之后,吉利汽车集团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产学研项目——“国家地方联合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启动。

“你以为吉利只会收购?其实它更重视研发。”在前行之中,吉利越发感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故此它在全球多地都建设了汽车研发中心。近日,吉利又在德国建立了一所汽车研究机构,致力于在新能源、自动驾驶与车联网等领域开创新的技术平台。

目前,吉利在中国杭州、宁波杭州湾、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德国法兰克福设有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在中国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英国考文垂设有五大造型设计中心,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和技术原创能力。

动态生产仿真模拟技术:该技术通过模具与自动化干涉点,将模具冲次从11.5SPM提高至13.8SPM,单冲次1.58件;同时还可以提供离线程序,每个零件节约端拾器调试12h,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调试时间。

概念3D布局: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工位3D模型,并进行焊装生产线搭建。从3D工厂搭建至现场应用,数字化仿真验证贯穿整个制造开发过程,以提前发现、解决问题为前提,把损失消灭在萌芽状态。

虚拟调试:基于控制信号对系统进行模拟仿真的技术。模拟控制自动化设备的PLC程序、人机控制、I/O信号,并使用各种“假设分析”方案执行系统诊断,确保正确的机械操作顺序及联动控制逻辑,为后期产线在线调试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提高在线调试通过率,降低风险。

工厂3D扫描业务:使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自动化线体点云数据采集,将数据拼接处理后,实现整个车间三维数模偏差小于3mm。通过数模与点云数对比,验证理论数模与实际状态的问题点。确保虚拟调试程序可行。

数字化工厂及双胞胎技术:通过设备的高精度安装及离线应用,通过点云扫描,得到现场真实的设备位置,然后导入仿真环境中,形成数字化双胞胎工厂。吉利实现了3mm的精度,达到世界第一数字化双胞胎精度工厂,可以远程诊断、远程维护等运用。

虚拟现实(VR)实验室:以虚拟现实(VR)技术为主要开发手段进行产品开发,开展沉浸式可视化虚拟评审、虚拟装配和虚拟驾驶等,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虚拟现实仿真平台,以缩短开发周期、减少物理样车、提高设计质量。

尺寸同步工程(SE):贯穿整个产品开发周期,前期主要对造型、结构数据进行分析;后期主要对实物整车的精致感进行评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整车品质:1.老鼠洞;2.棱线不对齐;3.外观R角不一致;4.翻边角度不一致;5.视觉间隙不均;6.视觉面差不均;7.视觉穿透;8.紧固件外漏;9.焊点外漏;10.线束外漏;11.切边外漏;12.分型线外漏。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