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造车新势力 > 盘点特斯拉国产带来汽车产业的冲击浪潮

盘点特斯拉国产带来汽车产业的冲击浪潮

来源:EV导购 浏览次数:766 发布日期:2019-01-14

这两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了快速发展期,涌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发的激烈。而国内的新能源产品也是五花八门,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其中部分产品更是让消费者难说再爱。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现状看似形势大好,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实力各领风骚。而事实并非如此,自燃事件频发、故障不断、续航严重缩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

当然了,也有像比亚迪这类在认真造车的企业,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是以他们为主,取得的成果也是值得肯定的。

1月7日,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工厂一期年生产规模为25万辆纯电动整车,预计建成初期每周生产3000辆Model3电动车,完全投入运营后年产量将达到50万辆纯电动整车。

而传奇人物马斯克也飞到上海,参加了工厂奠基仪式,他表示上海工厂生产车型包括Model 3基本版和将于2019年3月亮相的Model Y,生产车辆将供给中国市场。但是Model S和Model X以及Model 3的高性能、长续航版本将还在美国工厂生产,并向全球供应。

除了特斯拉之外,越来越多外资车企也在华建造新能源汽车工厂。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也正在建设当中,未来将生产奥迪纯电动车型;戴姆勒北汽集团双方共同投资119亿,将国产化梅赛德斯-奔驰新能源车型……

这些车企向国内市场输出新能源汽车,必将搅动这局浑水,迫使国内新能源厂商们提升产品力。对整个新能源领域来说是件好事,势必会有很多滥竽充数的厂商被淘汰掉,对消费者而言自然是好消息,甚至可以享受市场竞争带来的降价红利。

价格冲击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遍高于同级燃油车,而高端一些的新能源车价格更是在30-50万元之间。以特斯拉Model3为例,有业内分析师认为特斯拉的国产,可能会在现有价格上下降40%。如果国产后,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在30万左右,这对于国产新能源车,特别是蔚来造车新势力而言将形成横扫。到那时候,30万元左右的国产新能源车的出路只剩下降价了。当然除了降价,提升产品力也是出路之一,不过想要在技术上与特斯拉相提并论,谁又真的有这样的底气呢?

电池困扰

对于电动车来说,电池是最大的看点。目前国内电池巨头都还是以NCM为主,NCA并没有规模投入市场。镍钴铝NCA电池材料的技术壁垒高,目前产能主要集中在日韩,我国量产较少。

中国一直都贴着低端产能、以量取胜的标签,在国际普遍导入NCM622三元体系的时候,国内动力电池却还停留在NCM523的层面。但在“导入NCM811电池”的这一波国际浪潮中,国内电池企业却呈现出集体“大跃进”的趋势,即跳过622直接量产811。

就蔚来最新推出的ES6来说,它采用了宁德时代NCM811镍钴锰三元锂电池,不过这种电池在国内来说还并不成熟,就着急装上车,会不会太急于求成了?

而特斯拉使用的电池是镍钴铝NCA三元锂电池,NCA相比NCM最大的优点就是续航里程更长,不过稳定性相对差一些,这就需要拥有更加先进的电控系统来保障电池安全。

电控系统

电动车并不是简单地电池加电机组合,其中电控系统也是不可忽略的,它能够影响到整台车的性能。电控系统的控制模块包括:热管理、电池保护、电压诊断等等。一台状态并不算好的新能源车应该包括了续航能力差,最高时速低,驱动系统反应慢等问题,而这其中任何一个状况都和电控系统有着必然的联系。

目前的国内对于电控技术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多数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完善的电控系统体系,在很多中低端的纯电动汽车上,为了成本考虑,当多个控制系统被强硬的拼凑在一起放到车里时,就导致很多奇怪现象的出现:极速差、加速慢、电耗高等等。这就造成了国内新能源车的一个普遍现象:实际续航与官标续航相差较大!

而优秀的电子控制系统是提升车辆驱动效率和降低电耗的有效手段。比如根据电池组数量来制定更加合理高效且低衰减的放电效率,同时定制化的去匹配车辆驱动系统,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和扭矩,最终上升到服务整车的能源策略。

在这方面,试问国内有哪家能够有真正拿的出手的技术?

不过好在随着特斯拉这一类电动车国产,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在电控方面下功夫了。

一标准


就像燃油车有油耗数据一样,电动车的电耗数据也是重要指标,而国内目前并未有系统的电耗测试标准以及统计机构,只能看厂家公布的数据,或者车评们的实际测算(充电量和行驶里程来估算)。

这也是大家吐槽新能源汽车续航的根本所在,没有统一标准,那当然是取最大值了,就像很多车企会做一个匀速续航测试,一个车队在不开空调、不开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以60左右的时速匀速行驶。但是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本不会这样用车吧。

说白了,最大续航里程根本毫无意义。这些外资车企在国内生产电动车后,势必还会带动电耗测试系统和统计机构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真实的参考。

总结

随着这些外资、合资新能源车企的入场,对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冲击是必然的,尤其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要么努力追,要么将品牌定位下放,不和大佬们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