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威马汽车因自燃引发退单风波后,在距离“9·28交付大会”过去刚满一个月,退单风波再次出现。而这一次来的比上一次更加猛烈。
因大量威马汽车大定用户(指交纳定金的车主)向媒体爆料,称威马汽车以2018年补贴诱导车主下单,公司存在价格欺诈和合同欺诈。这些用户不仅建立了维权群,在与威马官方销售、客服、微博甚至沈晖本人微博沟通未果的情况下,在12315平台进行了投诉。
就在威马用户维权事件闹的满城风雨时,10月27日凌晨,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在其个人微博发布一则公告,为上述用户提供了几种解决方案。
但这份公告既没有威马汽车的公章,截至记者发稿时也未出现在威马汽车的官方网站以及其他官方社交平台上。
用户集中投诉威马存在价格欺诈
近期,大量威马汽车大定用户通过多种渠道投诉,称威马汽车以2018年补贴诱导车主下单,公司存在价格欺诈和合同欺诈。
“本人9月22号在威马官方网站下定金2万元预定EX400创新版车型,当时订单页面明确标记总价格、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价格(国家补贴5.5万元 地方补贴2.75万元),没有任何说明表示价格是浮动的,以及按消费者上牌时间来动态计算所有补贴相关的条款。” 一位来自辽宁的用户称,“但是交完定金后威马的客服和销售才告知他最终价格是2019年的补贴价格,让他承担补贴下降的损失,参照2018年补贴政策,他将承担2.5万元左右损失。”
上述用户表示,威马网站页面上没有说明政策变化可能导致的补贴损失以及让用户承担相关的条款,诱导用户根据2018年补贴价格下订单,明显存在价格欺诈。此外威马的合同却规定用户不能因为任何理由退订单 ,明显存在不合理的霸王合同条款。他强烈要求威马公司退还2万元定金。
另一位来自安徽的用户称:“明年补贴降低,但是威马的订单价格清单完全没有声明,价格计算清单始终是按照今年的最高补贴算的,误导大家以为2018年下大定就是按照此价格计算。如果在计算价格清单的时候就写明白,预计2019年提车的用户不按照此价格核算,提高多少多少,我们肯定不会下订单。”
遭遇相似情况的多名用户建立了“9.22威马补贴维权群”,并在与威马方面沟通末果的情况下,已经向12315平台投拆。
随着事件愈演愈烈,终于迎来威马汽车的一纸官宣。
威马回应可退款或提供补充权益
10月27日凌晨,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在其个人微博发布了一则“关于近期用户关心问题的说明”。
说明中显示:考虑到大定开放初期(威马与用户之间)对于各地补贴政策存在理解(不同)及沟通不充分的情况,威马为2018年10月3日前下大定的异地购车用户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如用户选择退款,除退还全额定金外,对电商平台上承诺的现金权益也将同步退还;
第二,如决定继续购车,用户需先行按照去除国家补贴的价格支付车款,待通过地方相关部门补贴申请资格审核后,威马将返还当地政策规定的地方补贴金额,并提供一定补充权益。
说明中还提到,如未通过地方相关部门补贴申请资格审核,威马将提供价值5万元的同品牌置换权益,该权益有效期未3年,且不得转让。但具体细节并没有一并公布。
对于被告知于2018年进行交付的用户,由于威马原因造成在2018年内推迟交付,但交付不影响客户享受当年补贴政策的,威马将予以积分补偿。具体细节也末一同公布。若公司导致用户推迟到明年交付,不能按2018年政策享受补贴的,威马承诺按2018年补贴政策执行。
此外,威马汽车表示自2018年11月5日,用户可登录威马智行APP、威马电商平台(微信、官网),在订单详情中即可查看最晚交付日期,如交付时间与用户预期不符,在定单生效前用户可操作退还全额定金。
造车新势力还有多少试错机会?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威马第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8月25日,网上流传多张威马汽车发生自燃的照片。随后,威马汽车发表声明表示:该自燃车辆为公司一辆经过多轮试验报废的早期试装车,已进入拆解程序(拆除了电路保护装置及部分部件),但是未能及时完成全部拆解,出现电器元件短路引发该车发生自燃。
加上此前一辆使用浙江谷神电池的野马新能源汽车在路上自燃,而威马汽车也选用了谷神电池,由此导致部分用户对其安全性产生质疑,集体退订。
有媒体报道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意向用户退订。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回应称,退订率不足0.3%。有业内人士认为,真正引发退订的并非电池自燃,而是由于威马汽车的上市时间不明确,电池明细及车型配置迟迟没有公开,线下销售体系也不明朗等等。
威马首款量产车EX5早在2018年4月20日上市,当时只公布了价格却没有产品配置,该车补贴后最低售价仅需11.23万元;8月7日,威马公布了部分产品配置;9月28日启动规模交付。沈晖称,今年年内要交付1万辆EX5,明年将新增EX6和EX5 Pro两款产品,交付量达到1万辆。
只是,凭借着低价收获不少用户的威马汽车,如何在不停发生的自燃风波、退订风波中维护自己的品牌力?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进攻,以及合资股比放开,留给造车新势力窗口期已经不多了。目前对造车新势力来说,已经到了拼产品、拼用户体验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