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缺陷调查情况和专家评估意见,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客观上存在破裂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生产企业应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召回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伤害案例的发生。质检总局将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依法行政,对相关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理。
美国当地时间6月26日,日本高田公司正式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申请适用该国《民事再生法》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16人因高田安全气囊隐患而死,并且因高田气囊引发的相关汽车召回,已超过6000万辆,成为史上最大的汽车召回案。
高田气囊
在国内,2016年国内汽车召回数量首次突破千万辆,达到11331565辆,相关专家分析,其中大部分是受到高田问题气囊影响所致。据国家质检总局此前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因气囊和安全带问题共计召回64次,达到643.02万辆汽车,占2016年我国汽车产品各总成召回数量的57%,超过半数。
而截至目前,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在中国共涉及37家汽车生产者,涉及车辆2000余万辆,其中共有24家生产者实施召回102次,涉及车型97个,数量达到1059万辆;另有5家生产者已对其涉及的全部车辆提出召回工作方案,近期将向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涉及车辆126万辆。而本次被约谈的大众、通用、奔驰3个品牌8个生产者,仅提出召回小批量车辆用于试验分析,并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
高田公司的破产也将影响多方利益,根据高田向法院提交的文件,其债权人超过700个,其中最大的债主是美国政府,金额为415.7亿日元。而汽车行业因高田问题气囊影响更加直接,尤其作为高田最大客户的日本车企损失更为巨大,据统计,丰田将为此损失5700亿日元,本田损失5560亿日元,日产损失907亿日元。
高田公司的破产同样表现在股票市场当中,自申请破产保护以来,高田公司股价暴跌,市值已跌去75%,由于需要承担巨额召回费用,高田公司已资不抵债,股票价值很可能将归零。
在未来,“高田气囊事件”影响将仍会延续,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高田气囊事件在全球是一起恶性的产品质量问题事件,且其影响并未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