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能源汽车网获悉,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来自于动力电池,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是续航能力问题。从技术角度分析,电动汽车整车重量每减重10%,其续驶里程可增加5.5%。
目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主要是包括车身轻量化、全新架构底盘轻量化以及电池系统轻量化等。由于前两者与传统燃油汽车的轻量化是一致的,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系统轻量化才是最重要的课题。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约占整车整备质量的1/4左右,因此,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的轻量化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动力电池如何轻量化呢?从目前看,提高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方法不是太多,无外乎从提高单体能量密度、模组优化以及壳体的轻量化这几个方面着手。小编今天侧重对动力电池壳体的轻量化进行简要分析。
轻量化材料中,以铝、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为重点。目前,铝合金型材综合性价比要高于钢、镁、塑料和复合资料,无论应用技术还是运转平安性及循环再生应用都具有比拟优势。铝材料的密度只要钢材的1/3,其减重和节能效果明显。同时,铝材料愈加易于回收循环应用。铝材的综合性价比优势,决定了其成为汽车轻量化应用的选择。
动力电池外壳材料一般分为铝壳和钢壳,采用铝这种材料具有很容易加工成形、高温耐腐蚀性、良好的传热性和导电性,铝合金的铝动力电池壳体(除壳盖外)可一次拉伸成形。同样容量的锂电池之所以比钢壳的轻,就是因为铝壳可以做的更薄。从锂电池的工作机理来看,充电时,锂离子脱嵌,正极体积膨胀;放电时,锂离子从正极嵌入,负极膨胀;都会造成实体膨胀,通过适当的合金配方可以降低鼓胀系数。即使电池万一出现爆炸,锂电池铝壳也比钢壳的迸发力弱得多,因而造成的危害更低。轻重量和安全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性能优点,使得锂电池铝壳成为外壳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