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市场增长快
中国大陆品牌占比两成
与智能手机面板市场相比,车载显示应用市场不是很大。IHS Markit报告指出,2018年车载面板一年出货量不到2亿片,出货量不及手机面板的1/10,但是因为品质要求高、单价高,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中第二大应用。
而且车载显示市场正在不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汽车显示市场为7万亿韩元(约合65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至24万亿韩元。天马专业显示方案架构部经理杨圣洁指出,2016年—2022年,车载TFT-LCD显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9.6%,近4倍于整车终端市场增幅。2017年车载TFT-LCD显示市场达1.29亿片,2018年将达到1.44亿片,到2022年有望达到2.04亿片。
IHS Markit报告指出,2018年车载显示市场将达到1.64亿片,其中中央栈显示器(CSD)销量8000万片,仪表盘显示器(ICD)销量6500万片,其它的车载显示品类占少数。
今年第一季度车载显示市场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群智咨询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车载显示市场销量达到4070万片,同比增长10.1%。
面板厂商越来越重视车载显示业务。IHS Markit首席分析师吴宥缃指出,近几年来,JDI在车载显示市场一直一枝独秀,排名第一,其它面板厂商处于你追我赶的态势,市场占比越来越接近。2017年市场体现得更为明显,第二名到第八名的厂商市场占比非常接近,都在10%~13%之间徘徊。
近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车载显示市场开始发力。在车载显示市场布局多年的天马处于领先地位,从2016年第四季度起,天马仪表盘显示面板出货持续占据全球第二的位置,天马在车载显示市场排名也从去年的第六名上升到了目前的第三名。京东方今年在车载显示市场的出货量也进入了前十。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车载显示市场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IHS报告显示,中国大陆面板品牌从过去不到5%的市场份额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9%。群智咨询报告也指出,中国大陆厂商总份额为21%,同比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
五大发展趋势明显
厂家投入空间大
此前,车载显示追求一体化设计,生命周期比较长,但现在分离屏设计越来越多,车载显示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与消费类电子产品显示屏趋同,呈现出大屏化、高清化、交互化、多屏化、多形态化等五大发展趋势。
大屏化。大屏化成为车载显示的一大趋势。北汽车联网平台架构师褚景尧指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将从“四个轮子+四个沙发”向“四个轮子+一部手机”演进,届时,车载显示屏的尺寸就像手机屏一样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在车内屏幕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扩展,为大屏提供展示空间。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不少汽车开始搭载超大屏。例如,拜腾汽车已经搭载上48英寸的液晶显示屏了。
高清化。在手机屏的教育下,消费者对车载显示分辨率提供更高的要求。低分辨率的显示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消费者的需求,车载显示朝着更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吴宥缃指出,LTPS LCD电子迁移率比a-Si LCD更高,能够满足更高分辨率的要求,而且LTPS具有窄边框、高亮度、In-cell优势,LTPS将被越来越多的车厂采用。群智咨询专业显示分析师曹倩也指出,JDI和群创最早量产LTPS,现在天马、LGD、友达都已进入,而且从2017年开始以JDI为首的面板厂商开始向车厂大力推LTPS,2017年LTPS在车载显示市场份额达到2%。实际上,除了分辨率之外,车载显示高清化还对对比度、视场角、光学指标、响应速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交互化。与智能手机类似,触控可能成为车载显示的标配。车载显示对触控拥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灵敏、更加轻便。当前,车载显示大量导入电容式触控应用,敦泰电子前瞻产品处总监贡振邦指出,2017年TP搭载率达到22%,到2020年将达到58%。
如果OLED大量导入车载显示市场,它的触控技术也值得关注。OLED分为刚性OLED和柔性OLED。刚性OLED会以On-Cell为主,到了柔性阶段可能会走向In-Cell。贡振邦认为,到2020年,In-Cell在OLED市场应该会起量。
除了触控技术之外,车载显示还有更多的交互技术待导入,例如,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生物识别技术等。交互方式不断完善让用户能够进行本能的交互,使车载系统更加人性化,让车载系统变成像机器人一样有情感交互和智能交互。
多屏化。除了仪表盘、中控显示,车载显示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天马专业显示方案架构部经理杨圣洁认为,多屏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是从0到1,之前没有屏的地方是不是可以搭载屏,例如后座控制显示屏、车钥匙显示屏等,第二是从1到n,HUD和Mirror以前都是高端汽车才能配备,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一方面是AR技术的加入,带动了HUD的发展,Mirror也在逐渐普及,HUD和Mirror都将逐渐发展起来。
多屏化将带来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的整合化。吴宥缃指出,就像PC一台主机配备多台显示器一样,车载显示也会出现一机多屏的现象。这样的好处是减少100~200美元的成本,减轻重量和油耗。现在已经有不少车厂在做这样的整合了,它们的内部组织架构也在进行调整。
多形态化。与平面显示不同,柔性显示将给车内设计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异性屏、柔性屏和透明屏将打开个性化设计的空间。这对于车内空间布局和设计留下了更广的思考空间,能给用户带来更高的科技感。
三星最早向车厂推OLED,但是后来放弃了,今年又重启。但是现在OLED技术不是十分成熟,供应链有限,与液晶相比价格过高,车厂并没有大量采用OLED。吴宥缃认为,三到五年之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引入柔性OLED。曹倩指出,在柔性OLED在车载市场还不是十分成熟的情况下,柔性LCD会不会成为一个过渡产品,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车载显示发展趋势朝着消费类电子产品显示的方向发展,但是也有其不同的要求,车厂对显示屏的信赖性、高寒、高温、稳定性要求更高,车载显示还需要符合车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