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新一代唐上市后,6月27日,比亚迪年产能24GWh的动力电池工厂在青海正式下线。同时,比亚迪宣布2020年动力电池总产能将增至60GWh。
位于青海南川工业园的比亚迪动力电池工厂,占地1500亩,相当于14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这一巨型电池工厂2019年全部投产后,年产能可达24GWh,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若以比亚迪刚刚上市的全新一代“唐”(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的电池为20KWh/辆计算,相当于可满足120万台“唐”的电池需求。
活动现场,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电动化已经成为定局,各国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已经陆续发布,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除了规模巨大之外,高度的智能化、信息化也是比亚迪青海电池工厂的一大特点。
青海电池工厂采用的是比亚迪全球首创的第六代动力电池产线,整个生产过程,不仅由近百个机器人、MES信息化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智能物流系统以及多功能无人搬运车,实现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且能够将全自动生产线的硬件、软件实现智能互联,使得工厂在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达到全球顶尖水平,生产效率领先行业5年以上,助力智能制造升级。
“无论这块电池处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扫描电池上方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关于它的一切信息”,比亚迪副总裁、电池事业群CEO何龙介绍道。
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和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电池的“关键”指标。比亚迪产线除采用“航天级”极致工艺标准,配备诸多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外,还进行了超乎寻常的“集成式”设计——集成了配料、涂布、辊压、分切、卷绕、装配、注液、封口等一系列功能模块,工序多且复杂。这种“全流程、一站式”的产线设计,极大地排除了因生产中途触碰/搬运半成品而掺入杂质、温度湿度变化等各种有可能降低产品品质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降低人为触摸产品的概率,搭载电磁/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的多功能无人搬运车也被安排在产线,用于极片转运等多个制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