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放量,同比增长超300%,2014-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104%。电动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在4-6年左右,而电动商用车电池寿命则更短。预计从2018年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将来临。
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关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不断出台。2月26日,工信部等7部位印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通知提出,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5月17日,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据华创证券测算,到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100亿元,2017-2020市场规模CAGR超100%。而目前注册的回收企业约300家,但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简单梯次利用和物理法拆解层面,只有技术完善、渠道资源丰富的龙头企业才能在监管趋严、成本趋升的背景下脱颖而出,带领市场走向规范。
我们前期分析曾指出:随着政策加码和试点方案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利用有望根据适用场景依次展开,建议关注龙头企业格林美(002340.SZ)、天奇股份(002009.SZ)、华友钴业(603799.SH)和东方精工(002611.SZ)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