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快速增长,智能座舱技术正迅速崛起,并成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重要趋势之一。
智能座舱将拥有千亿细分市场。在座舱光学领域,预计2025年全球舱内摄像头核心部件CIS 芯片市场规模达2.2 亿美元,预计2025 年全球乘用车HUD 市场空间达47.3 亿美元;座舱声学领域,预计2025 年全球车载功放市场规模达46.6 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车载显示器正朝着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互动性和多样化方向发展。这也导致了车载背光模组产品的出货量稳步增长。在这个背景下,多家背光模组制造企业正在积极投入资源并扩展其在车载领域的业务。
从龙头企业看智能座舱发展
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这三家企业在AI领域的智能座舱技术备受瞩目,成为智能座舱领域的潜力龙头公司。它们的业务范围和最新经营情况,为我们揭示了智能座舱领域的增长逻辑。
1、德赛西威的市场领先地位
汽车电子龙头德赛西威(002920.SZ),2023H1营收87.42亿元,毛利率20.65%。
德赛西威依附于英伟达在车规级芯片领域,曾一度占据国内智能座舱Tier1前装市场的第一名,市占率达到10.86%。此外,德赛西威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已在小鹏汽车上配套量产,2022年本土化座舱域控制器市占率也获得了月度第一的位置。
2、均胜电子的订单增长
最近智能座舱、智驾龙头的风头却被均胜电子抢过,主要是均胜电子已经成为华为汽车产业链一员,合作的智能座舱即将今年内量产销售。
均胜电子是汽车安全行业全球龙二,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270.14亿元。近期又与“遥遥领先”的华为汽车形成战略合作。均胜电子在2023年一季度在汽车智能化领域获得了约174亿元的新增订单,其中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的订单金额占比不断提高。
3、华阳集团的HUD业务
华阳集团(002906.SZ)2023H1汽车电子业务营收18.56亿元,毛利率21.88%,其市值也达到了156亿。
华阳集团在HUD(抬头显示)领域处于龙头地位,其产品已搭载在多家主要客户的量产车型上,包括长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赛力斯等。此外,华阳集团不断扩大其客户基础,新承接了上汽大众、吉利、蔚来等客户的订单,其中吉利银河L7的中控屏配套了华阳的产品,首个月就热销了9673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动汽车的渗透和普及,智能座舱市场蓬勃发展,这也为这三家企业的股价水涨船高创造了机会。
华为和众多新势力纷纷入局
智能座舱,已经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点之一。
当下,智能座舱市场就面临着两大类企业的“入侵”。
分别是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以及试图掌握整个产业链话语权的造车新势力。
近期,华为、百度等科技企业频推AI大模型智能座舱产品,并试图软硬全栈布局。以华为为例,其拥有了HI全栈智能驾驶系统,在智舱领域则拥有鸿蒙座舱。7月7日,华为发布了AI大模型“华为云盘古大模型3.0”,面向全行业应用。
特斯拉最早选择全栈自研,以实现成本控制和话语权,而后经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 "灵魂论",不少车企也都提出了自研打法。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公布了最新全域智能进化架构SEPA 2.0扶摇,智己汽车发布了"AI4M 智能战略"全栈布局战略等等。
智能座舱带来的不仅是产品的创新,也是造车思维、行业模式,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革新,是车企盈利的未来抓手,有余力的车企大概率会选择自研,有技术能力的科技企业必然不会错过机会窗口。
长期来看,随着大模型的应用,智能座舱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扩大。虽然智能座舱不断进化,但驾驶员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人工智能将提升座舱交互体验,可能将车舱升级为“AI管家”。此外,高算力芯片和AI算法的快速发展使汽车有望成为移动的大算力智能终端,推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技术的发展。
到2025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的渗透率预计将突破76%,细分领域如座舱域控也呈上升趋势,预期2025年可达到25%。然而,市场也面临竞争的挑战,科技巨头如华为和新兴造车公司正在加速进入智能座舱市场,可能重塑供应关系,智能座舱供应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尽管德赛西威的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市盈率仍然高达68.79。德赛西威的估值“很贵”,但投资机构仍然看好其前景,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随着智能座舱市场的持续发展,将出现各类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竞争将加剧,提供更多机会。
智能座舱未来趋势
未来,智能座舱市场可能会催生各种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为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带来机遇。这将促使企业寻找新的合作和增值机会,推动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智能座舱技术可以与云服务、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同时,这也将促使汽车制造商不断提高智能座舱技术的整合性和用户友好性,以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
总之,智能座舱技术的发展是智能汽车领域的一个关键趋势,三家龙头企业的增长逻辑展示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也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