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想,什么是智能的生活,什么是智能的汽车,什么是智能的未来?
而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大车企除了拼三电核心技术外,更多的比拼还是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目前,包括宝马、上汽、蔚来、小鹏、理想在内的各大车企都在升级智能座舱系统,并且越来越多车企的新车开始标配智能座舱系统。
智能座舱正在领跑汽车智能化的普及,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2023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中控娱乐系统交付856.13万辆,前装标配渗透率已经超过90%,达到92.13%。
接下来三年内,智能座舱的搭载量还将持续保持上升的态势,并且逐步向中低端车型渗透。与此同时,在成本、功能需求等要求下,车企对于智能座舱芯片的使用呈现了多元化的态势。
而座舱域控制器,是智能座舱的直接载体,以集中化的形式支撑座舱功能的丰富性与强交互性,当前处于域内集中阶段,后续有望与智能驾驶域结合实现更多服务。
座舱域控制器标配交付117.67万辆,同比增长67.98%(前装搭载率突破10%,达到12.66%),成为未来几年的主要增量市场;同时,舱泊一体、舱驾一体等多种形态开始落地。
在算力平台方面,高通、AMD两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供应商(硬件)方面,除特斯拉委外代工,德赛西威排名第三方供应商份额榜首。
此外,亿咖通、诺博、博泰车联网等中国本土供应商也在强势突围。
2023年度中国市场全栈座舱域控系统方案供应商竞争力TOP10
编辑
舱泊一体、舱驾一体等跨域融合演进
座舱Tier1不再满足于传统车机模组和座舱域控系统,舱泊一体、舱行泊一体(驾舱融合)正在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随着SoC算力持续提升,座舱域控制器已支持接入感知单元,典型比如5*Camera+12*USS+Radar等,可支持L1/L2级入门级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等,实现高性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研发及BOM成本。
汽车电子电气驾走向中央计算的大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对中国本土芯片厂商来说,舱驾融合带来的新机会已经出现。
在本土化供应链趋势下,近两年,无论是主机厂还是Tier1,都在积极布局国产化座舱产品,其国产化芯片座舱域控器产品量产最快,多款将在2023年实现量产落地。典型产品如座舱域控芯驰X9系列方案、芯擎科技龍鹰一号方案、华为麒麟车机模组方案以及杰发科技AC8015一体化轻座舱方案等。
其中,基于芯驰科技X9系列方案是中国座舱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芯驰X9系列在国产座舱芯片当中量产进度领先,上汽、奇瑞、长安等车企旗下搭载X9系列芯片的车型已量产上市,X9系列拥有几十个定点车型。
包括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博泰车联网、东软集团、车联天下、电装等国内外多家Tier1 均已宣布推出基于芯驰X9系列产品的座舱域控制器产品,部分计划于2023年上车量产。
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正被行业赋予“第三生活空间”的美好愿景——沉浸式娱乐、智能化体验、多维度交互、便捷化操作、个性化设计、情绪感烘托……未来的智能座舱除了能满足用户使用性需求,还将进一步在情感上给与用户互动与认同。
目前,智能座舱渗透率正不断提升,且越来越多地向中低端车型延伸。
今年1-6月,60万以上区间车型智能座舱渗透率达到九成以上,50-60万区间渗透率达到85.7%,30-50万区间都在七成以上,30万以下车型渗透率也不低,10-30万区间渗透率达到六成左右,小于10万车型渗透率也接近三成。
2026 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规模将达人民币2127 亿元,5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7%, HUD、域控制器等将是主要增长驱动部件。其中,单车价值从 22 年 8100元上升到26 年 9650 元,同期智能座舱渗透率从 59% 上升至 82%。
智能座舱功能的复杂性和需求的多样化正在重塑产业链格局,产业链竞争加剧,每一位玩家都在积极提升产品研发能力,为智能座舱发展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技术。
如何满足复杂功能的带宽需要?如何使驾驶员更省心、驾驶体验更优质?智能座舱面临着技术落地的课题。
写在最后
智能座舱市场正迎来巨大的增长机会。同时也会不断有新进入者,也不断会有人被淘汰出局。
尽管竞争非常激烈,但仍是各方投资追捧的热点,会有更多企业进入。
大家都争相抢占市场份额。如果没有要咬住智能座舱这块蛋糕,未来掉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虽然有风险,但企业的市场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投资。
现在正是进入这片蓝海市场的机会,亚洲新能源汽车网将于10月26日在武汉举办智能座舱产业联盟技术交流大会。
届时将有20+行业大咖解读智能座舱趋势,分享赛道经验,助你在竞争中超越。这场智驾圈的狂欢,你怎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