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5日,特斯拉全球销售总监任宇翔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表示,特斯拉将在上海设立首座美国之外的海外工厂,由此,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在特斯拉华建厂传闻终成定局。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股东大会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正式对外披露,不同于特斯拉美国工厂,特斯拉中国工厂将命名为Dreadnought,将同时生产电池和组装车辆,这意味着特斯拉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有望助其摆脱“产能危机”。据悉,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特斯拉仅去年就已售出14883辆电动车,在华销售额达20.27亿美元,设立的超级充电站已超1000座,目的地充电站已有2000个。
不过,高手林立的中国战场,特斯拉的未来仍充满考验。目前,摆在特斯拉面前的问题很多:在中国建立工厂的资金来源是一大问题,特斯拉拥有的18亿美元信贷额度中,目前仅剩下5.42亿美元可供使用,而银行会定期审查他们愿意贷出的金额。为了获得更多的贷款额度,特斯拉可能会考虑在北美抵押生产Model 3的工厂,特斯拉改变银行的借款协议条款,该修正案并非出自于银行方面的要求,而是由特斯拉公司自行决定。就算特斯拉筹集够了在上海建厂的资金,上海工厂成功落地顺利投产,国产特斯拉汽车正式下线,但摆在它面前的还有次品率问题、产能以及交付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困扰特斯拉很多年,并非是短期内能够得到解决的。
此外,竞争对手庞大的阵容也将让特斯拉倍感压力。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布局领域,上有吉利、东风、北上广汽等国产老牌车厂以及众多中外合资车企,下有蔚来、小鹏、威马等新造车玩家。对于老牌车厂们而言,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领域,他们在市场规模以及产品定价上都拥有足够的优势,而且也都是深谙成本运营之道的本土地头蛇。对于特斯拉这样的初生牛犊来说,在“产能”与“交付”双重危机仍未解决的情况下,短期内想要与这些老江湖匹敌并不可能。
不过,面对刚刚兴起的本土新造车创企,特斯拉实际上还是有机会的。对于蔚来、小鹏以及威马这类的新造车创企们而言,风险在于“经验不足”以及“资金链危机”。众所周知,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公司,造车对于一家创企来说需要庞大的资金与丰富的造车经验支持,而蔚来与小鹏的问题在于,他们的创始人都来自互联网行业,并没有足够的造车和车企运营经验,在面对成立已15年之久且屹立不倒的名牌特斯拉时,无论在产品端、技术端还是定价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优势,面对同等价格段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还是更倾向于选择特斯拉,一有品牌优越感,二有性能与质量保证。
对于威马这类创始人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厂商来说,资金链是目前最大的挑战,如何解决资金链危机从而让量产车如期交付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特斯拉也拥有资金链危机,但一旦进入中国,编者认为大量的风投都会倾向于投资特斯拉这样的明星车企,届时特斯拉短期内的资金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量产与交付也将迈入正轨,对于新造车企业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危机。
除了新能源领域以外,在BAT三巨头的带动下,本土汽车智能网联市场也悄然兴起。尽管特斯拉汽车的Autopilot系统已风靡全球,且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系统升级在半自动巡航上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面对拥有更多基础资源、更多资金以及更庞大朋友圈的BAT等巨头厂商,特斯拉Autopilot在本土可寻求合作的机会实际上并不多。
事实上,百度、阿里和腾讯都已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建立起了坚固的城墙堡垒。在阿波罗平台正式推出后,百度就向外界开放了其软件以及算法等核心技术,并在半年内迭代到了2.0版本,吸引了国内诸如奇瑞、江淮、北汽、长安以及长城等多家主机厂的入驻与合作,不少量产车已经上市;阿里也早在2015年就与上汽合作成立了车联网公司斑马智行,并在2016年与上汽联合发布了首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量产车荣威RX5,2017年发布了RX3,时至今日,整个斑马智行系统的装机量也已突破53万,与东风雪铁龙以及福特等厂商的合作也在陆续就位;而腾讯在去年11月就发布了腾讯车联"AI In Car",汇集了腾讯体系内的安全平台、内容平台、大数据以及服务生态和AI能力,并第一时间与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东风柳汽等车厂达成了战略合作,这些动作都在日渐缩减特斯拉Autopiolt的市场空间。
综上可知,在本土汽车界众多玩家们的八面埋伏下,特斯拉想要创造与美国市场同样的辉煌已不可能。面对中国本土快速成长和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编者认为,特斯拉唯一的机会就是以自己的品牌来吸取更多风投们的青睐,在解决短期内的资金链危机之后,更进一步在量产和整车交付方面实现突破是重中之重。
而在市场竞争方面,新造车创企会是国产化前期的特斯拉赢得初步市场的切入口,不过这还需要特斯拉汽车在产品性能以及成本和定价方面体现出更多优势,才能让国内用户为之买单。同时,智能网联系统领域,相比BAT等厂商而言,Autopilot在自动驾驶领域是有更强大的优势的,特斯拉可利用该优势进一步吸纳更多的本土资源和技术服务,推动Autopilot也实现国产化。届时,通过不断的竞争,待到特斯拉汽车的各种优势充分发展,并解决产能和资金链危机之后,特斯拉中国方可真正在本土“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