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从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在18年的电动化征程中,纯电的技术经历了三次大的迭代。
第一代e平台1.0突破了纯电动汽车整成集成技术、大功率驱动系统技术、高电量电池成组技术以等。e平台1.0实现了三电关键部件的平台化,同时实现了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突破。在该平台上比亚迪主要打造了第一代纯电动汽车e6,e6是比亚迪在乘用车电动化领域的开拓性产品。第二代是比亚迪e平台2.0,该平台第一次进行了大范围集成。所以比亚迪在e平台2.0推出后,实现了整车关键系统的平台化,满足多样化、电动化的需求。e平台2.0打造了一系列的产品,并支撑比亚迪成为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的平台。
新模式下 创新平台
随着零部件创新维度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新能源汽车越来越高的需求,新需求让主机厂除了要懂整车以外,也要懂零部件,同时还要具备既能设计出来,也能制造出来的能力。在此背景下,从比亚迪的第一款电动车问世后,其就搭建了非常全面的设计制造能力。除了整车集成以外,还打造了从材料、部件、系统、控制到整车集成全产业链的设计制造能力。
基于全产业链的能力,比亚迪经过数年创新,推出了e平台3.0,其主要具有安全、高效、智能、美学四大特征。
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
比亚迪在e平台3.0上,将车身和电池进一步融合,以此赋能整车的安全。
首先,比亚迪在去年推出刀片电池,对于动力电池领域结构上产生非常大的创新效果。该电池是LFP体系,从材料本身而言,就是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材料体系。同时,刀片电池具有高钢性的特征,它给整车的安全会有进一步的加强作用;此外,刀片电池可以将电池密度大幅度提升,大幅提高利用率。
其次,在纯电平台的设计上,比亚迪针对电动汽车的特点做了一些专属的传递路径优化,提升整车的安全性。如比亚迪标配的全框式副车架,让车身的横梁、纵梁的传递都非常顺畅,进一步加强整车安全。
最后是刀片电池本身拥有高钢性特性,当它与整车设计进一步融合之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整车安全,因此让比亚迪新一代的e平台3.0基本具备了五星安全能力。当车身与电池的进一步融合后,也让整车的刚度进一步提升,对整车的驾驶体验也有更好的提升。
全场景的高效体验
现在常温下的续航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其首要问题是能否做到全场景高效,比如在低温环境下能否做到与常温一样的续航。在这个方面,比亚迪有几方面的考虑。
一是整体驱动系统创新,比亚迪建立了全层级的高效体系,从整车阻力分解到系统级,再到零部件,通过一层层的阻力分解,一层层的优化零部件、优化系统、优化整车阻力。
二是在驱动系统方面,比亚迪采用行业非常流行的功率密度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在电控方面,比亚迪采用碳化硅电控,使电控效率、过流能力获得更大提升。
三是在减速器,减速器除了产生的结构设计优化以外,比亚迪还在思考如何保证低温油液的流动性,提升润滑的效率,将减速器的效率也进一步提升。
除了在零部件层级的优化之外,比亚迪在系统层面进行了创新,比亚迪最新八合一的电驱动,它集成了整个电机、电控、减速器、DC、OBC、配电、VCU和BMC。
通过集成,可以把更多的空间让给车内乘员。比亚迪八合一集成以后,体积大概减少20%左右,整个重量减小15%,重量的降低也让整车的能耗进一步降低。
影响电动汽车的能耗的第二个方面是热管理系统。比亚迪e平台3.0就进行了创新,开发了新热泵结构,其主要有几个创新点,比亚迪进行了热泵与电池热管理的集成,通过电池的直冷直热技术,把冷媒直接送到电池里面,更直接的进行热循环来提升效率。
第三是充电。高电压系统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比亚迪在很早就量产了高电压方案,并建立了完善的高电压产业链,针对高电压车型在500V以下充电桩的充电兼容性问题,比亚迪创新了电驱升压充电方案,通过复用电控的IGBT和电机的电感组成升压电路,因为充电的时候电机是不用工作,此时就可以把这些零部件复用起来,进一步提升整体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比亚迪不断探索汽车智能、美学边界
在整个架构上,比亚迪在e平台3.0也开发了全新的智能域控制架构,其包括智能的车控域和智能驾驶域,都在陆续的开发中。同时比亚迪也打造了BYD OS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进一步实现了软硬件的结偶,使OTA效率进一步提高。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纯电平台总监 姜龙
通过e平台3.0的优化集成设计,电驱动集成以后可以释放更多的前舱空间。通过刀片电池的创新,电池厚度进一步降低,车内空间也进一步释放,这些优化使电动汽车造型美学的发挥具有更大空间。其次,通过电驱动和电池的空间释放,e平台3.0给用户也带来了更好的越级空间体验。最后是拓展,e平台3.0可以拓展出轿车、SUV等不同形态的车型,实现高拓展性。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纯电平台总监姜龙表示,比亚迪e平台3.0针对紧凑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分别开发了不同的细分平台。在紧凑型平台,第一款车海豚已经在2021年上市,目前市场认可较高,下一款车在车展亮相过后,就会上市,在2022年还将有一系列的车型与用户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