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就是将车内改造成一个数字化平台,传统的汽车座舱只能够用来指示各种行车工况,而智能座舱主要的特点就体现在智能两个字上。这种座舱内会加装多几块显示屏,操作方法也会从传统的按键操作改为触摸或语音操作。同时,还搭载多种传感器和AI智能设备,能够从驾驶员的习惯、舒适度考虑,提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智能座舱的出现是给驾驶员和乘客一个更好的环境体验,这将满足用户定制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座椅的排布和样式,配有AI学习功能的驾驶舱在深度学习后可以读懂驾驶者的用车意图和习惯。
能座舱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会跟驾驶员的生活娱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座舱内有很多可供娱乐消遣的设计,能够让驾驶员在车内看电影、KTV、玩游戏、视频通话等。
除此之外,还能够提供多种外界信息,如天气、目的地的状态、充电桩位置、驾驶时间、实时路况,且能通过设备来感知驾驶员的健康状态,并以此调整车内环境。
智能座舱进化史
不同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主要构成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仪表盘、抬头显示(HUD)、 流媒体后视镜、语音控制等。
智能座舱的“进化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2000-2012年,座舱借助电子类功能提升车辆安全性,例如车联网功能中的自动报警(安吉星),以及一些早期以预防事故为主的预警功能 ;第二个时期通过电子化与智能化水平较低的被动智能配置提升座舱体验,如推荐 更好的路线(导航),或行车过程中便捷控制车辆(语音识别) ;第三个时期从2017年至今,在智能座舱中接受车机端主动提供的特定内容服务(音乐、电子书) 与主动响应(根据人脸自动调节座椅等)。
目前中国市场座舱智能配置水平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8.8%,到2025年预计可以超过75%,均高于全球市场的装配率水平, 以期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座舱智能配置需求。
预计到2030年,全球汽车智能座舱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81亿美元,届时,国内的市场规模也将超过1600亿元;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从当前的23%上升到37%左右,是全球最主要的智能座舱市场。
功能现状及趋势
整车功能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当前阶段依托于3G、4G网络,人对座舱的功能需求主要集中在六大方面:行车参数、驾驶辅助信息、车辆体验、导航、信息娱乐、通讯。其中导航是目前用户痛点最集中的功能,如导航不准,更新慢,实时性差,因而目前用户多倾向使用手机导航。但一些领先企业如上汽斑马,深度定制导航大大提升了体验,使用户在车内80%的情况使用的是车机而非手机;信息娱乐目前以音乐、收音机为主,功能比较单一,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座舱的感官体验最为直接,近年来其智能化程度正在呈现肉眼可见地增长。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智能座舱行业来说是一个丰收年。高性能主控芯片、AR HUD、5G、C-V2X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纷纷实现量产,移动端操作系统、“小场景”、“小程序”迅速移植上车,空气成像、智能表面材料等前沿科技不断加入候选队列。
算法研发助力生态扩展
智能座舱的产业与服务生态较为复杂,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生态体系,参与者包括整车厂、算法与芯片企业、互联网公司、 ICT企业、Tier1供应商和政府。
座舱芯片供应商与算法研发企业是智能生态体系的核心参与者,将为“第三空间”的各种场景服务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与算力支撑。
智能座舱厂商盘点
图片来源:佐思汽车研究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将带来人的生活与出行的极大变革,也会导致汽车座舱形态、座舱功能、交互方式的变化,因而汽车智能座舱的设计成为未来汽车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因素。您理想中的智能座舱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噢!
(文章整理来源:车主指南、车云网、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