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20年后,竺延风再次向行业发出了“冷静”之声。
在今年的泰达论坛现场,谈及汽车行业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时,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说,中国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保持历史耐心。
中国汽车产业在减碳脱碳进程中该怎样保持历史耐心?竺延风认为,要循序渐进,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有序推进汽车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避免简单“一刀切”;要从我国国情和行业情况出发,差异化设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统筹考虑企业利益和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综合考虑实施力度、发展速度和企业可承受的程度;科学设置不同情况下的节能减排规划,实现短期、长期和远期目标的合理结合,推动汽车企业把当前经营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耐心不是因畏难而逃避的借口,而是要杜绝“简单粗暴”的冒进之举。正如竺延风所言,在汽车行业全面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破解。比如,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零排放成本相对较高、降碳压力也更大。目前行业内既有生产燃油车为主的企业,也有主打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既有传统车企,也有造车新势力;既有乘用车企,也有商用车企,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所处竞争环境不同,面对“双碳”目标的压力和难度也不一样,降低排放不可能做到“齐步走”。
同样,全国不同区域、省份和城市的环境、气候、市场基础、政策基础以及城市规模等因素各有不同,也决定着交通领域以及汽车行业减碳脱碳的实际进度各有差异。因此,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呼吁,在以电动化为主要技术路径推进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大张旗鼓的“减碳”很可能沦为与现实脱钩、难以落地和执行的口号。
中国汽车脱碳,勇气与决心固然重要,战术和策略的选择更为关键。
汽车业实现“双碳”目标,不能只靠整车企业独立作战、盲目地一拥而上,而是要讲究策略,调动全产业链的降碳潜能。今年的泰达论坛上,多位相关部委及行业企业负责人都明确表示,汽车行业需要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维度降低碳排放,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完成减碳脱碳目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论坛现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普及,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来源已经从传统的燃油车使用阶段为主,向纯电动汽车的生产阶段为主过渡。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碳中和的关键。
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主流跨国车企都在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产品全生命周期挖掘减碳潜力,汽车全产业链去碳的竞争日益升级。日前,宝马集团再次调高了其减碳目标:到2030年平均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40%(此前为降低1/3),其中包括供应链端降低20%、生产层面降低80%、使用阶段降低50%(此前为降低40%),力争到2050年达成全价值链气候中和的目标。丰田也发布了针对碳中和目标所选择的技术路线与策略,其中专门提到:全球不同地区的能源情况不一样,二氧化碳减排的选择也不同,为了实现碳中和,需要积极尝试多种技术方案,所以丰田推出了全方位的电动化技术路线和产品,同时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清零”。与跨国车企相比,目前国内整车企业调动全产业链降低碳排放的能力,以及相当一部分本土供应商的碳减排水平都有待提升。
事实上,无论是挖掘自身降碳潜力,还是应对全球碳壁垒,从整车企业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经销商,从跨国公司到中国车企,全产业链协同降碳逐渐成为共同之选。在脱碳道路上,上下游的参与者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当下,全面推进电动化被业界视为中国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佳路径。近几年电动汽车产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本届泰达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成本依然偏高,安全可靠性、使用便利性仍有待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渠道还不够通畅,这些问题和痛点都需要持续推动解决。除了通过电动化转型实现减排之外,在未来一段时间,传统燃油车的节能和降碳任务也依然艰巨。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挥减排合力,才是科学、理性的方案。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双碳”目标下,中国汽车产业仍有诸多短板亟待补齐。比如,在实际操作层面,目前我国汽车碳排放标准尚未建立健全,针对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体系也尚不完善,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汽车行业达成“双碳”目标的效率和效果,也决定着中国汽车产业参与全球汽车“碳中和竞赛”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