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名人观点 > “十四五规划”给汽车业定向指路——8位专家详解《规划纲要》

“十四五规划”给汽车业定向指路——8位专家详解《规划纲要》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浏览次数:1012 发布日期:2021-03-25

编前: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作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规划纲要》同样也是我国汽车产业下一个五年发展的指路明灯。在新兴科技层出不穷、消费趋势不断变化的今天,汽车产业如何在《规划纲要》的指引下,走好新征程?8位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出了答案。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开启新纪元的关键五年。我们最终能否后来居上、化危为机,中国能否成功跨入全球强国之列,都与这五年的行动紧密相关。

《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我认为汽车产业在这五年时间里,最重要的转变是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提升与应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贡献力量。

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像往年一样,提及“新能源汽车”,而是采用了“汽车”的说法,我认为这样的描述更准确,也说明节能减碳是整个汽车产业的使命,从新能源到智能网联,从整车到零部件,全链条都要通过创新、升级,来为我国作出的承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注重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与创新发展。一方面,需要面向未来产业生态进行科学系统布局,针对关键软硬件、工艺、材料及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大力度实施有针对性的填平补齐,全面提升全产业链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前瞻投入和战略储备。在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加大在电动化方面的投入,当然,也不能放弃内燃机产业,推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齐头并进,共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需要积极把握新一轮城镇化和5G等“新基建”的战略机遇,在企业数字化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服务等方面,加快重点布局和创新尝试。

►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

混合动力技术路线不可松懈

《规划纲要》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目标与方向,例如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到的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也是汽车工业今后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在我看来,第四章提到了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这一点让我深感触动。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增强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对于国家整体科技力量的提升来说也非常重要。近段时间以来,我们遭遇了芯片短缺的困扰,当然,从长远来看,国内生产普通的芯片应该没有问题,但生产高级别的手机和车载芯片还存在困难,这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成绩有目共睹,整车的质量、设计和性能水平,都进入了世界前列,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竞争,但我们的基础零部件相对不足,尤其是一些高精尖基础零部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除了芯片以外,还包括线控底盘、测试设备等,如果缺乏这些支撑,我们无法真正实现汽车强国梦想。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从创新驱动,还是高质量发展,亦或者是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都将在整个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当引起重视。我认为,首先,要坚持自主创新,真正做到《规划纲要》所要求的,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其次,更加坚定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严把产品的质量关,提供具有更高水平和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从过去的会造车,转变为造好车,造好自主可控的车;第三,绿色发展固然要依靠新能源汽车,但传统燃油汽车也不能放松,要坚持“两手抓”,“十四五”时期,降低传统燃油汽车的油耗仍然是重点工作之一,混合动力技术路线不可松懈。

► 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明荣

人才驱动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从人才工作的角度看,企业通过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思想。

“十四五”时期,我国己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还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创新的背后是人才。人才引领发展是创新发展的本质决定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发展、人才、创新三者之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要素和动力源泉。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只有人才引领发展,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

其次,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我们必须直面产业变革,人才工作创新刻不容缓。审视当下,我国汽车人才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才总量不足依旧突出、人才流动性趋势逐渐增强等问题,急需解决。

第三,中国车企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十四五”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要积极主动向敏捷型组织转型,改变制造业传统思维,打造全新的敏捷文化,实现从纯制造业转向制造与服务高度融合的突破;二是企业在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的情况下,在“新四化”人才发展战略中,需要权衡优先级,注重战略聚焦。对人才方面的投入就需要科学规划,有的放矢,需要整体权衡人才投入的力度和深度,聚焦业务战略,精准投入;三是在扩大开放中加强人才合作,抱团取暖,开展实质性、高质量的深度合作;四是数字化人才、汽车软件人才、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和新型高技能人才,这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将是决定汽车产业能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十四五”期间必须花大力气,加速这四大重点人才的培养力度,筑牢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池”。

►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

国内竞争加剧国际化值得期待

汽车业是中国的主导产业之一,对上下游的产业关联带动能力非常强,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倚重的行业之一。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消费升级趋势非常显著,居民消费对汽车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规划纲要》的内容来看,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卡脖子”技术和装备、开放发展以及通过强制性的节能减排指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等,这些都对汽车产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也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国内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更加艰巨的减碳重任。

除了国内的竞争者之外,特斯拉的异军突起已经改变了全球原有的几大汽车集团引领传统汽车市场的格局,全球头部车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力度,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和替代方案,这以丰田、奔驰和大众最为典型。可以想见,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成长中的汽车消费市场。“十四五”期间,全球主要车企都会更加重视开发中国市场,这将使得中国车企在面临着自身技术进步和升级压力的同时,还要迎接更多来自外部的竞争。

“十四五”期间,随着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全球市场布局有望进一步推进。在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中国的车企凭借着在沿线国家已经取得的良好市场基础,预计未来产品的性价比将会得到显著提升,市场份额也会进一步扩大,加快培育出中国的跨国汽车企业。同时,中国领军汽车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之间的合作方式与合作关系也将在市场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动态调整,通过并购重组或者参股,新的全球汽车伙伴关系可能会形成,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话语权将会提升。

►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

自主品牌有了新动力、新方向和新机遇

在我看来,《发展纲要》为下一阶段的自主品牌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机遇,明确了新方向。首先,在“十三五”时期,汽车大市场出现波动,竞争加剧,叠加疫情带来的影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下降,形势一度十分严峻。但是,我们看到,自主品牌车企经受住了考验,吉利、长安、长城、上汽、比亚迪、一汽等企业的产品水平持续提升,总体实力逐渐提高;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等企业发展势头也非常好,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就在当下自主品牌发展的关键时刻,《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这将明显助推自主品牌发展,尤其是明确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要大于7%,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同期实际”的要求,让方向成为具体目标,更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第二,汽车行业已经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并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这为高速发展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坚定向前迈进。我认为,举国抓数字化、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芯片的发展,这对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十分有利。只有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才能更快地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第三,《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给自主品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特别是强调以内循环为主,这给自主品牌车企发展提供其他国家汽车企业难得的市场机遇。此外,推动国际市场,出口形势也有望取得较好成绩。

当然,“十四五”时期我们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需要加快调整重组的力度和速度,加强联手,推动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

“十四五”汽车业要苦练内功

《规划纲要》在提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指出,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为汽车行业由大变强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的发展都和国家经济密不可分,互为支持,经济的良好运行,带动汽车行业更好发展,而汽车产业的不断长足发展和进步,也同时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汽车产业应当在新时期不断创新,练好内功,继续发挥好支柱产业的作用,这是我国汽车产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在新的变革时期,以国家战略为指引,全力加快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实现高质量发展。例如在《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的碳中和与碳达峰愿景,明确要落实好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和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这就要求汽车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低碳、清洁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作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汽车行业足够大,但产业实力还不够强,需要在核心关键技术、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以及整个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上狠下功夫,有针对性地补足短板、补链强链,不断提高和进步,为汽车产业的下一阶段发展打好基础。

我相信,通过未来5年和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国汽车业一定能解决“卡脖子”问题,不断完善与健全产业链,中国品牌的向上发展实现全面突破,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将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强国目标的实现值得期待!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

车企关注点要从战术转向战略

《规划纲要》里关于汽车产业的直接描述并不多,但从体制机制改革,到环境与生态的改善,再到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包括交通强国的建设,这些都与汽车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汽车产业正处于新发展阶段的窗口期,需要进一步通过创新、提升服务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在我看来,“十四五”时期,汽车行业面临的不再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战略层面的问题,通过建立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新技术路线涌现、新产品脱颖而出,以更强大的实力来满足下一步的发展需求。以更具体的产业准入为例,《规划纲要》中提出,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条件,鼓励社会力量扩大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供给。那么,汽车产业下一步思考的问题也就不再是股比或合作企业数量,应重点强调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做到中立客观,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实现从流动性开放转向制度性开放,在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时,多思考如何更利于创新创业等。

这种变化要求国内车企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企业努力的方向不应再和过去一样,寻求资源和保护,要转向通过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国家发展的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来着力构建自己的新竞争力。

基于此,我认为在“十四五”时期,中国车企首先应当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主要包括技术提升、组织整合、出清低端产能和产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等;其次,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汽车产业需要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可靠和先进的产业链,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也包括国内和国际产业布局。

►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

技术革命与质量提升是两大挑战

《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给汽车产业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在追求增长质量的前提下,技术创新和产业的现代化是国家对制造业的具体要求和目标,技术创新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例如《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需达到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此外,文件中还提到的建设科技强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力,都与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紧密相连。因此,在我看来,汽车工业在新时代中,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之一,来自于技术革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创新的相关内容中,《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健全科技伦理体系”,探索建立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这释放出一个全新的信号,说明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无人驾驶不仅是自然科学,同样也关乎社会科学,我们需要加强社会管理,注重无人驾驶在道德规范层面的问题。

另一个挑战则是产品的质量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一挑战来自于消费群体的变化,《规划纲要》在谈到2035年远景目标是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事实上,在我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汽车产业应当将发展的着力点从寻求新增长空间转到存量市场上来。从现有的发展趋势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国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速大约维持在3%左右的水平,在市场增速总体放缓之际,汽车消费市场日趋成熟,加上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对汽车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这恰恰应当成为我们汽车产业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的方向和目标。

编辑:陈伟

标签:  汽车产业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