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扩张动能不足的局面下,越来越多的地产商正悄然转型,万科、恒大、万达等一大批房企都将目光转向地产的高墙之外。近日,有消息称,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或已投资贾跃亭旗下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以下简称“FF”),同时不排除帮助FF关联公司睿驰汽车在广州拿地的可能性。对此消息,恒大集团地产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恒大正在拓展提速高科技产业,但是对入股FF一事没听说,不能回应”。
实际上,恒大多元化之路并不平坦。从2013年以来,恒大因格外高调的多元化而引发议论。自投资足球及商业地产开始,扩张布局也逐渐从内涵式演变成了外延式,先后进入了文旅、百货、矿泉水、粮油、畜牧业、乳业、母婴、新能源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迥异于其高调宣称的数百亿上千亿投资规模,这些新事业多数也呈高开低走之势,有的已悄无声息地夭折。
在业界看来,多元化格局或许有利于现金流与利润的增加,不过多元化之路依然布满荆棘。如果过多偏离地产主业做创新,会产生专业技术不熟悉等问题,恒大需要警惕,必须充分估量市场风险,一旦冒进,很可能将面临更大的困局。
恒大助力造车意在拿地?
根据腾讯财经报道称,FF背后的投资人,很有可能是恒大集团。早在2017年底,恒大集团位于香港的基金就投资了FF注册于开曼的离岸公司,投资金额约为3亿美元。另据财联社报道,许家印已确认投资了贾跃亭的FF,成立了专门的汽车团队。恒大集团持有FF公司20%股份,已经成为FF的第一大股东,贾跃亭让出大股东地位的条件是“锁定FF的CEO15年”。
提到恒大对FF的投资,不由联想到之前FF关联公司睿驰汽车,4月8日,以3.641亿元成功竞得南沙区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400988平方米(约合601亩)土地,有消息称,或有恒大集团的身影参与其中。
《财经》新媒体记者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查询发现,目前该地的交易状态显示为“成交”,进入竞得后审核阶段,受让单位正是“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睿驰汽车为Smart Mobility(Hong Kong)Holdings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而Smart Mobility的原名FF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对应的曾用中文名叫法法汽车生态(香港)有限公司,系贾跃亭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电动车公司FF的关联公司。
消息一出,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对此拿地行为存有疑惑,乐视汽车已经在浙江德清和天津布局了两个汽车产业园,在贾跃亭背负着巨额负债的情况下,FF还要另外花钱买地再建新的产业园,实在令人费解。如果恒大投资了FF,很多疑问都可引刃而解。
不过,有不少人怀疑许家印的真实目的不是造车,而是希望通过电动车生产拿地。
《财经》新媒体记者就此向恒大方面进行求证,恒大方面回应称,“从上到下没听说,这种情况不做任何回应,不参与炒作。”
业内最大的疑惑在于,有孙宏斌的前车之鉴,许家印为何还一意孤行?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南沙本身的产业规划以及其他领域来说,其实是有积极投入的必要性。当然从恒大的投资角度看,不是单纯看重土地项目,或和恒大当前研究新科技产业的投资有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合作拿地主要因为贾跃亭在国内拿地难度很大,债务和信用问题都是他回国拿地的阻碍,所以才会用其他公司名义低调拿地。
投资新能源车喜忧参半
看准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恒大一家。早在2016年8月,格力电器(47.600, 2.25, 4.96%)就打算收购新能源车企银隆,遇阻失败也未打消董明珠对新能源电动车的热衷。同年12月,联合万达等企业,投资20亿元入股了新能源车企银隆,其中王健林投资5个亿。
对于恒大将投资的焦点放在新能源汽车上,有观点认为,借投资新造车势力来入局新能源汽车风口似乎已成为一个潮流,这也是地产商们投资新造车势力的主要目的之一。FF的创业或者说成长经历显示创新不容易,通过入股进入反而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这样就会带来很多潜在收益,倘若恒大进行投资是一种试探的模式。
张大伟表示,贾跃亭在其它领域投资是失败的,但在造车领域很难说是完全失败的。因为造车难度大,相关的研究和生产还未结束,不能武断下结论。新能源汽车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也是一个风口,就算不成功,恒大可以在过程中积累人才和经验。未来,恒大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能否获利,还要看贾跃亭团队的造车能力以及年底市场对FF91实现交付的成果检验。
不过,在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看来,现在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不成熟,而业外是一个非常热的趋势,吸引很多投资人表示要投资几百亿美元,神话太多,破的也太多,要看谁先做出来,谁先卖多少,现在新能源汽车存在不正常的热,不理性的热。
投资者所看到的新能源汽车的红海,在贾新光来看是无法确定的。贾新光认为,增长快是基数很小,新能源生产厂家增多,基数越小增幅会越多,汽车产量接近3000万量,如此基数的存在增长速度就会放缓,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并不能说它就是无限增长的市场。
陌生领域暗藏风险跨行需谨慎
201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房企正在开拓房地产业务之外的生存发展空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子业务成为公众公司,恒大的多元化战果也日渐浮出水面。
恒大的多元化最早始于由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的演进,随后进军体育、文化产业的初衷,也是为了配合地产业务的扩张。但从2014年之后,恒大的多元化布局逐渐外延式扩张,先后进入了百货、矿泉水、粮油、畜牧业、乳业、母婴等行业,搭建起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多元化架构。
但现实残酷还在于,不是所有投资都会一帆风顺。矿泉水业务作为恒大迄今为止推广上最为声势浩大的业务,也是恒大非地产业务中投入资源最多者,但也是亏损比较严重的业务。公开数据显示,恒大冰泉启动于2013年10月左右,当年获得3480万元收入,亏损却高达5.52亿元;2014年营业收入达到9.68亿元,亏损却是创纪录的28.39亿元;2015年前5个月获得营业收入2.84亿元,亏损有所缩小,但也高达5.55亿元。
2016年9月28日,中国恒大集团(3333.HK)在港交所发出公告,出售集团在粮油、乳制品及矿泉水业务中的全部权益,总代价约为人民币27亿元。
不仅如此,恒大还一度宣布要进军光伏产业,不仅与张家口政府签订900亿元光伏发电战略合作协议,还试图收购国藏集团(00559.HK)发展新能源,但这一计划最后无疾而终。
恒大自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皆处于稳定增长中。根据恒大集团发布2017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110.2亿元,同比增长47.1%;实现净利润370.5亿元,同比增长110.3%。但是,随着多元化业务一个接着一个上马,恒大自然要被问及的一个问题是,地产主业会否被其他业务拖累?
许家印曾在2017年年报会中表示,要坚定不移的实施“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逐渐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恒大方面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恒大将拓展提速高科技产业。目前,恒大集团已经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计划未来十年投资1000亿。在生命科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21.020, -0.23, -1.08%)、现代科技农业等重点领域,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创建引领前沿科技的“三大基地”。
然而,中国企业坠入“多元化陷阱”者比比皆是,恒大又有多大把握闯过这个“关口”?
“恒大正抓住了改革的红利,类似投资其实前景是被看好的,高科技或者说新科技革命一直是创新中值得关注的内容。恒大当前资金实力雄厚,积极做多元化布局也属稳妥,与该公司的多元化以及其他战略因素有关。”严跃进分析称。
不过,严跃进建议道,“对于恒大来说,后续高新技术产业业务的投资力度预计还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消费市场认可方面需要谨慎投资。”
对于恒大的多元化战略,有业内人士指出,过多偏离地产主业做创新,会产生专业技术不熟悉等问题,恒大需要警惕。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房企在“跨界”投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控市场风险,不能一味跟风激进地进入一些陌生领域,必须先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完善的资源配置等,否则很可能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