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江淮大众更名为大众安徽,以及研发中心的落成和全新产品计划,从研发到生产环节,大众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12月8日,原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园区的大门上,盖着新牌匾的红布被揭了下来。
6天前,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随着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和江淮大众的增资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大众中国高层和安徽省政府领导纷纷出席为更名落地所举行的仪式,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近期深陷大众权力纷争的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也特地通过视频送上祝福。
按照迪斯所说,大众安徽公司将目标紧紧锁定在未来3年内建成的全新工厂,以及将于2023年完成的基于MEB平台的首款车型。
全新开发的电动车型,跟思皓完全相反,将与江淮不再有绑定关系。从研发到生产环节,大众已经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今年5月,大众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集团50%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变革。
让当地政府对于这桩合作依然充满信心的是来自于迪斯的承诺——通过今年20亿欧元的投资,大众将帮助安徽发展成为中国电动出行的新高地。
江淮大众“分手快乐”
3年前,当江淮大众组建50:50的合资公司时,外界并不能理解大众为何要在南北大众之外,重新上演类似的合作模式,以及江淮乘用车又是如何傍上大众大腿的。
这次合作在当时打破了国内规定的最多两家合资企业的规定,并选择了新能源产品作为切入点,因双积分政策的压力而具有更多想象空间。
按照合资合同约定,双方要充分利用合资资源,不断提升研发能力,设立全新自有品牌和商标。这意味着合资公司的产品将不能挂上大众标志。
2018年5月,合资公司首款产品思皓E20X下线,这款车基于江淮瑞风S2打造,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但不可否认,这款车因江淮大众的关系而备受关注。
当时,由江淮主导研发生产的思皓新能源产品归为在江淮大众的销售体系之下,江淮大众还针对思皓品牌做了电音节的相关营销动作。
但随着今年以来,双方股比逐渐不对等——大众在今年6月增资对江淮大众持股比例达到75%之后,思皓也被排除在了新的产品计划之外。
据悉,改名前的江淮大众已把思皓品牌出售给江淮。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江淮汽车正式发布了思皓品牌,并同时宣布新品牌下首款车型思皓X8正式上市。
思皓X8并没有与江淮汽车旗下其余乘用车一样,采用”JAC”的标识,而是采取了与合资公司产品一样全新的“思皓”品牌标识。
复盘双方的“订婚”,即便大众自始至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对于如今的江淮来说也并非毫无益处,彼此也算是阶段性的“分手快乐”。
在自主品牌两极分化的背景下,主流自主品牌纷纷探索高端化道路,而江淮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均有所欠缺,这条道路明显不适合它。
早在江淮大众成立之前,江淮已经在2016年牵手蔚来,通过代工高端电动产品而进入大家的视野中。
近几年,无论是江淮蔚来还是江淮大众,都在品牌印象提升上对江淮汽车多有裨益。高端有能力承接蔚来,走量的车型也有大众背书,互不耽误。
再不济最后还能落得一个成熟的电动品牌思皓,凭借着强大的性价比,继续攻占三四线城市市场,而刚刚上市的思皓X8也将助力江淮完成今年45万辆年销目标。
按照规划,思皓未来5年内将陆续推出A、X系列共计十余款车型,覆盖A00-B级SUV和轿车。
明年,思皓将推E10X、E40X、E50A等产品上市,2022年将推出基于思皓X811平台的A级纯电SUV,2023年推出全新A0级SUV和轿车等。
大众加强本土化研发
改名之后,大众安徽后续推出的车型也顺理成章地推出大众的新能源车型。与此同时,安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共同构成了本地强大的生态系统,被大众收购部分股权的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也是其中一员。
作为产品前期阶段的关键机构,研发中心将聚焦在产品产业化方面,并逐渐扩充大众安徽公司的的员工数量至500人,主要专注于研发领域。
研发中心也将无缝对接大众全球研发实力,员工将有机会前往大众德国总部及其研发中心接受培训,内容包括:数字化,整车测试和认证,产品管理,电子产品开发等。
“大众安徽将为推动集团电动化战略做出重要贡献。”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瀚表示,“并将成为大众在全球的电动出行驱动中心之一。”
在他看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出行市场,也是汽车产业领域的创新强国。这也是为什么大众需要强化本土研发能力,“创建研发中心是为此迈出的第一步。”
在出行和数字化方面,大众也进行了相应布局。大众将在安徽打造一个电动出行基地和数字化中心,出行基地与国内外供应商进行协商,计划在工厂周边,建造一个专属供应商园区。数字化中心则旨在为集团旗下产品提供车联网和数字化服务。
按照计划,大众汽车(安徽)二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21年启动,生产线基础设施、设备也将进一步完善。工厂的未来车型将基于集团纯电动MEB平台打造。该平台适用于多种车型的生产,并使车型设计更加灵活。该工厂规模最大年产量预计可达35万辆,首款车型预计于2023年投产。
当大众安徽工厂迎来首款全新开发的车型之时,也是66岁的迪斯迎来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任期结束的日子。为进一步延长自己的任期,以进一步推行大众集团的转型计划,迪斯早在今年5月就曾经向大众监事会提出要求,却始终未能如愿。
对于目前的大众中国而言,芯片短缺更是摆在眼前的问题。一周前,南北大众由于芯片短缺导致停产的消息不胫而走,此前手机芯片短缺的情况也轮到了汽车行业。
对此,大众中国证实了短缺的情况确实存在,但仅是个别车型的生产受到影响,并未像全面停产那般严重。同样背景下,比亚迪声称自己在芯片方面有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对外供应。
今年9月,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牵头70余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此举体现国家对于汽车芯片的重视。
当下芯片本土化研发将成为包括大众在内的整车制造商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加供应商选择,优化供应链布局,也是每一个合资公司在华市场发展的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