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腾讯汽车 毕然
21个月连续下滑后迎来五连增,这或许是汽车人们近期听到的最好消息。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汽车销量为218.6万辆环比增长3.5%,同比增长11.6%,累计汽车产销降幅已收窄至10%以内,销量产销已连续5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四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上月才恢复正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在本月也延续了增长事态,并刷新了8月产销历史记录。
一系列的数字无不说明汽车行业恢复形势持续向好,各地陆续出台的多重促销费政策也有效地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信心,再加上不久后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企业新品的全面投放,叠加中秋、国庆长假带来的自驾游需求,这些都将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进而增加“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热度。
“从目前势头上来看,汽车消费市场发展还是非常猛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金九银十的势头仍将持续。他相信加上北京车展等活动的促进,四季度的汽车市场仍会保持比较好的增长。
不过,许海东强调对接下来的市场发展不应持过度乐观的态度,“四季度基数相对较高,能不能继续保持这么高的增速,还有待市场最后进行验证。”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结构在发生变化,中高端产品持续保持增长,国内消费信心的完全恢复尚需一段时间,这或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影响低端产品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头向好 但销量不会高过去年
今年下半年起,“低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终于实现了回暖。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到了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再次超过10万辆,分别达到10.6万辆和10.9万辆,环比增长6.0%和11.7%,同比增长17.7%和25.8%。
“如今不少地方政府也给予了很多购车正常,包括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一些刺激政策,我们相信在最后几个月里,新能源汽车还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的势头。”许海东如是说。
“不过,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恐怕难以与去年持平。”据许海东的预测,若不加上特斯拉销量的话,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够达到100万辆的水平。即便加上特斯拉10万辆左右的年销售成绩,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不过110万辆左右,距离去年120余万辆的年销售数据还有一定的距离。
与单纯数据相比,市场所出现的结构性调整更值得关注。疫情过后,造车新势力重新恢复活力,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实际销量数据都体现出了这一点。
“整个造车新势力应该说还是在稳步发展的。”许海东认为,这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是一个很好的兆头,因为他不仅代表着新势力的发展,也代表着消费者正在接受造车新势力这种新能源汽车。
从结构市场来看,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连续多个月突破万台销量。而在合资品牌方面,并没有十分突出的市场表现,也需要其对原因进行分析。在新能源下乡的助推下,类似五菱这种重点关注低端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或许或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瞄准不同市场,不断调整企业战略,推出合适的产品,这样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毕竟在补贴退坡、靠市场来决定产品销量的当下,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吃到“甜美的蛋糕”。
低价取胜时代已成过去,自主品牌竞争力仍需持续提升
对不少车企高管来说,发展自主是其一直以来的追求,在他们看来,只有自主强了才是中国汽车工业在变强。因此,他们也在为此不断的奋斗,以得到更多用户做出购买选择。
只是,市场并未完全遂这些领导的愿。尤其是今年四月的市场表现,更是令人有些“失望”。
今年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3.2万辆,同比下降9.4%;市场份额为34.6%,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已成为自2018年以来的最低值。
所幸,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并没有持续下滑。三个月后,自主品牌已经出现了反弹,并将这一良好态势延续到了现在。
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增长,共销售65.5万辆,环比增长12.0%,同比增长6.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3%,占有率比上月提升2.2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反弹,说明中国整个汽车消费市场在恢复增长。”许海东认为,此前中国品牌汽车份额止跌回升并非说明其已在市场触底,而是说明此前因疫情被抑制的消费购买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而此次的释放是分节奏展开的,比如说进口、合资品牌先开始,逐步趋于正常。在许海东看来,这才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回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品牌汽车产品自身竞争力提升,也是其市场份额上升的内因所在。
近几年,包括吉利、长城、长安等在内的多加自主品牌车企高层在公开场合都在强调“要把产品做好,同时提升品牌。”在许海东眼中,这些品牌的车型不仅外观越做越漂亮、质量越做越好、品牌认证度也越来越高,在用户里的口碑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都说明,中国品牌汽车早已走过了“靠低价取胜”的时代,眼下必须依靠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外观、质量以及里面所配置的互联网设施来吸引消费者,“这些都是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