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大新势力造车企业:
1.蔚来:重金宣传的“科技、智能电动座驾”,看起来是为特斯拉做了嫁衣。
2.理想:这家公司的老板之所以还能在某些场合有底气“叫嚣”,不是因为他的增程式产品有多出色,而是其他公司的DM车型(混动)都很烂。
3.小鹏:相比前面两家,话题性少了很多,不显山不露水。但如果非要在这三家美股上市的车企中选一支长期持有,我会选小鹏汽车。
二、三大央企造车企业:
4.一汽:给大众的普遍印象是刘备的儿子,蜀汉怀帝。要扭转这一点很难。
5.东风:与东风牌卡车的市场影响力相比,东风在乘用车领域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6.长安:造车,至少是乘用车领域,最为出色的央企。但这还远远不够。
三、三大地方国企整车企业:
7.上汽:近万亿的营业收入,与荣威、名爵等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日渐式微形成鲜明对比。
8.广汽:GS4的成功造就了广汽自主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但广汽似乎还没有搞明白GS4为什么成功。
9.北汽:有媒体人用“工业垃圾”形容北汽的产品,但北汽既没有拿出好的产品,也没有拿出好的营销来“反击”这一说法,难道是默认了?
四、三大民营车企:
10.吉利:乘用车年销量已经到了120-150万的量级,不容易。但吉利的天花板是沃尔沃,不幸的是,沃尔沃这块天花板似乎有要“掉下来”的趋势。
11.比亚迪:贪多嚼不烂。
12.长城:高度执行力和高强度反腐的企业文化令人敬佩,但这也注定了相对糟糕的媒体关系始终是长城营销最为薄弱的环节。
五、三大边缘车企
13、奇瑞:从原来的自主一哥,已经下滑至只能依靠水军在其它品牌的媒体文章下面评论“奇瑞发动机牛B”,来刷存在感,令人唏嘘。但更为唏嘘的是,这个下滑的趋势似乎还在继续。
14、华晨:作为高度依靠合资车企“现金奶牛”的代表,华晨再典型不过了。
15、江淮:时代不同了,牵手大众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头“现金奶牛”,最多只能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