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闻恒大要进军汽车行业,虽然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业内秘密,但是吃瓜群众还是会猜测恒大会以什么方式进入汽车行业,而业内人士也对此满怀期待。
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前几天恒驰汽车便横空出世,一口气发布6款概念车,并宣布自建工厂,要造两大生产基地,如此惊人的发布确实让大家有点意外,但想想以恒大的钞能力,这又在情理之中。
在一众造车新势力当中,选择自建工厂的并非只有恒大一家,早前特斯拉在10个月完成临港超级工厂的建设,新车交付用了1年,这已经被称为传统汽车行业里的奇迹。而在恒驰这边,去年刚传出要造车,今年上海生产基地和广州生产基地已全线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效率可以说是惊为天人,超越特斯拉临港超级工厂成为全新奇迹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在造车这件事上,选择自建工厂虽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过并非每家车企充足的财力自建工厂,对于资金有限的部分造车新势力而言,代工才是他们的最优解,至少这样做能更安全的度过创业初期的艰难阶段。
为什么说代工是优选?
对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来说,融资已经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融资要求造车新势力需要通过发布新车、工厂建设以及新车交付等方式吸引投资者注意,只要有其中一环没有处理好,就会导致投资者撤资等问题,接着资金链断裂了,要撑下去,自然就很难了。
既然而工厂建设也是吸引投资者注意的一种方式,那为什么大家都扎堆在品牌建立初期选择代工的方式?
因为建厂需要面临分别是资质、资金和利用率等问题了,而这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并不好解决的问题,因此代工成为他们的首选。
资质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准入证,想要名正言顺地生产并销售新能源车,需要下面这两个资质——一是发改委的许可,在业内被称为大资质:在发改委认可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在2年内建设工厂,3年内开始销售车辆。二是工信部的认可,业内称为小资质:在产品上市销售前,还需要满足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虽然资质搞定,但还有资金问题,以小鹏为例,小鹏肇庆工厂宣称100亿元投资,大概推断花个几十亿是不可避免的,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对于起步阶段的造车新势力是非常不友好的。
再说了,工厂建成了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后续运营还需要考虑产能利用率等诸多问题,一家汽车工厂少则一年10-20万辆新车的产能,多则几十上百万辆,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车车企头部的几位月销量不到5千辆的水平,产能利用率能用上50%就已经远超行业水平了,按照业内80%产能利用率的盈亏平衡点来算,新势力建厂除了利于融资,在品牌建立初期建厂除了烧钱就是烧钱了。
自建工厂的优势在哪?
既然靠代工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还能更加平稳的度过创业初期,可是为什么还有很多造车新势力选择自建工厂工厂呢?强大如苹果不也是靠着富士康代工也能成?
这里就要说到自建工厂的优势了,汽车区别于许多快消品,生产体系更庞大复杂,自建工厂能更快的车企在研发、供应链、制造、质量、成本控制的综合能力,还能有效地管控效率、成本和质量,这是除了技术和产品外的最重要竞争要素。其实说白了,就是能将主动权牢牢捉在手中,在汽车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在国内,蔚来可以说是代工的榜样了,和江淮的合作虽然有些年,不过蔚来已开始自建工厂。还有包括前途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等度选择自建工厂,可见自建工厂的魅力真的很大。又如特斯拉在2018年股东大会上,曾透露要在全球建立10座以上的超级工厂,大家对于这样的宏大远景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但随着耗资20亿美元的上海超级工厂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建立,并快速实现产能爬坡,谁还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呢?
造车新势力们在选择代工还是选择自建工厂这个问题上,各有不同的见解,适合自身发展方式才是最优解。不过新能源汽车生产需要深入把控生产过程,提高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品质,在这方面,建设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各地方政府都拿出了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在未来产能储备方面,也将为量产车型做好踏实的上市准备。虽然选择代工的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绕过“准生证”这一难题,可以借助传统主机厂的制造技术积淀,还可以缓解一定的投资压力。但是车企的战略角度来看获取资质、自建工厂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