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轿车市场经济指数分析
上半年,尽管轿车走势发生逆转,但本土轿车市场份额跌至2016年同期水平。更重要的是,补贴退坡洋品牌发力,本土新能源轿车主力地位岌岌可危。
轿车首度“头重脚轻”
上半年轿车加速结构性分化,10万元以下低端轿车销量同比跌去近四成,市场份额首度被22万元以上高端轿车反超。低端市场萎缩,中国品牌最受伤。
上半年,轿车消费能力大降,消费水平大涨。来自北京正则大成汽车信息咨询中心的统计分析显示,2020年上半年轿车市场规模达到6692.8亿元,同比增长-20.3%;正则轿车市场规模指数(累计)达到941.4 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40.4 点 ,表明消费能力大幅下降。上半年累计市场销售平均价为18.3万元,比去年提高了1.3万元;正则轿车价格指数(累计)为123.6 点,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7 点,标志着消费水平大幅上涨。
受新冠疫情冲击,上半年轿车整体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然而,22万元以上高端轿车需求相对较好,支撑了市场销售平均价上涨。10万元以下低端轿车需求极度疲软,助推了轿车市场销售平均价狂涨。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6月轿车累计销量约为365.2万辆,同比增幅为-25.9%。其中,高端轿车销量约为102.3万辆,同比增幅为-10.8%;11万~21万元中端轿车销量约为174.4万辆,同比增幅为-25.3%;低端轿车销量约为88.6万辆,同比增幅为-38.9%。
疫情加剧轿车结构调整,高端车市场份额首度超越低端车。从销量结构看,一季度高端车销量占比达到28.0%,市场份额与2019年同期相比暴涨了4.8个百分点。低端车市场份额同比骤跌了5.2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仅剩24.3%,为2017年同期以来最低值。
近年来,尽管汽车消费结构逐渐向高端市场调整,但低端轿车市场份额始终高于高端轿车。但是,新冠疫情的冲击力极其强大,低端消费断崖式下跌,轿车销量结构出现畸形发展势头,导致轿车品牌分化加速。
中美轿车最受伤
从上半年市场表现看,德日轿车市场份额上涨,中美轿车市场份额下降。
统计显示,2020年1~6月,德系轿车销量约为126.9万辆,市场份额为34.8%,同比上涨了0.4个百分点;日系轿车销量约为110.4万辆,市场份额为30.2%,同比上涨了3.2个百分点;美系轿车销量约为42.3万辆,市场份额为11.6%,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本土轿车销量约为66.7万辆,市场份额为18.3%,同比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上半年数据清晰地反映出,德日轿车“吃掉了”中美轿车市场。然而,从近五年发展趋势看,中美轿车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截然不同。
五年来,美系轿车一直在走下坡路,市占率从2016年上半年的16.2%,逐年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11.6%,五年下降了4.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本土轿车市场份额从2016年上半年的18.3%起步,一路向上2018年上半年达到20.8%的最高点,2019年上半年回落至20.2%,今年上半年重回18.3%的起点,走出了过山车般的曲线。
从各国轿车市占率的变化看,轿车消费向德日一线洋品牌集中的趋势异常明显,因而美系轿车市占率逐年下跌。然而,中国品牌轿车市占率为何大幅波动?
本土新能源轿车岌岌可危
近年来,德系、日系轿车牢牢占据中高端轿车市场,部分本土车企虽然不断推出高端轿车产品,努力“冲高”,但效果并不明显。本土轿车市占率波动的直接原因,是本土新能源轿车在背后推动。
简言之,国家补贴推动本土新能源轿车销量上涨,继而带动了本土轿车份额上涨;补贴退坡,新能源轿车销量下跌,本土轿车市场份额随之萎缩。乘联会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上半年,本土新能源轿车的销量分别为12.3万辆、25.9万辆、31.3万辆和13.6万辆,市占率分别为2.3%、4.5%、6.3%和3.7%。很明显,本土新能源轿车走势变化曲线与本土轿车走势非常一致。
部分人士认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萎缩,这是本土新能源轿车销量下滑的客观原因。尽管这种解释多数人都愿意接受,但是,在新能源车市下行,本土新能源轿车销量暴跌的同时,洋品牌新能源轿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统计显示,2020年1~6月,新能源轿车销量为23.2万辆,同比增幅为-35.4%。其中,本土新能源轿车销量为13.6万辆,同比增幅为-56.7%;洋品牌轿车销量为9.6万辆,同比增幅为108.7%。从市场份额看,上半年本土新能源轿车市占率同比大跌了28.7个百分点,份额降至58.5%。相反,洋品牌新能源轿车市占率飙升至41.5%。
很明显,在传统轿车领域,洋品牌抢占本土品牌市场的历史,正在新能源领域重演,并且来得更快更加猛烈。中外新能源轿车结构比从8.7:1.3,下降至5.8:4.2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本土新能源轿车市场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表面看来,部分本土企业追逐补贴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在补贴退坡后惨遭淘汰。实质上,部分专家鼓吹发展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影响了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导致中国汽车工业迷失了方向,而企业不得不跟随政策多头作战——同时在燃油车、电动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等多个领域进行研发投入。如此一来,中国品牌中的强势企业变弱了,弱势企业被拖垮了。导致全球跨国公司在占领中国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同时,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抢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因此,本土新能源轿车主力地位岌岌可危,是轿车市场率先释放的警报信号,应当引起全行业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