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布了智能新能源轿车——比亚迪汉。
同时,华为宣布了基于鸿蒙OS的华为HiCar系统将搭载在这款汽车上,这是华为HiCar系统首次亮相。
要知道,距离“华为麒麟芯片致力于探索在汽车数字座舱领域的应用落地”新闻的公布才过去没俩月。
华为HiCar车机系统,可以实现连接人、车、家,在HiCar上,完全体现了“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开发者开发应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开发用于HiCar的应用,真正做到“多端部署”。
比亚迪·汉上还提供了5G模块,也是首款搭载华为5G模组SA/NSA网络的设备,在更多的场景也能实现“万物互联”的功能。另外,汉首发搭载手机NFC车钥匙功能,无论手机有电没电,有网没网,轻轻一碰,轻松解锁。
华为迫不及待“上车”,大概是因为现在的智能座舱真的香吧。看看今年的就业市场,疫情下,汽车行业别的岗位就业形势都较为严峻,但智能座舱方面的人才却供不应求,三电(电驱动、电控、电池)的岗位都已经比较饱和,但智能座舱依然还有很多需求,而且薪资还出现了上涨。
毕竟,智能座舱正在逐渐成为汽车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之牌,这张牌如果打得好,用户跑不了~
华为都这么拼了
传统主机厂和Tier 1供应商最近有没有什么新动静?
其实,传统主机厂和Tier 1供应商这两年对智能座舱的探索就没停下过。
近期,延锋发布了自主设计研发的XiM21智能座舱。作为集成延锋完整产品能力的技术展示平台,XiM21在为用户提供独特、丰富体验的同时,也直观呈现了可在未来五年内直接投入市场的最新智能座舱技术。
据了解,XiM21不但能在未来五年内直接投入市场,其中某些技术甚至一年内就能够落地在量产车上。它既可以为整车厂提供一体化的打包方案,同时每项技术拆解又能根据整车厂需要进行定制。
业内业外开始“短兵相接”了
智能座舱这个概念出现后,在产业界和资本市场迅速走红。智能座舱成为汽车厂商越来越重视的部分,它甚至能成为一家整车厂的核心卖点......
一方面是传统的主机厂和Tier 1供应商在发力,另一方面,从手机市场杀入的三星、高通等芯片厂商,也在汽车芯片市场凶猛进攻。
除了华为和比亚迪,地平线与长安汽车达成合作,在长安的SUV新车型UNI-T上搭载地平线芯片“征程2”,号称全球第一款搭载国产AI芯片的量产车型。
不过,在目前阶段,智能座舱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角色。各家车企在智能座舱的一些功能上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
不少用户对于车内按键越来越少这件事体验不是最好。而语音交互目前也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用户发出的复杂指令,很多时候车机并不能够理解。可这不妨碍车企先出手“抢滩”,先给用户留下一个“智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