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18年在营业收入达到296亿元,而2019年已经提升到458亿元,同比增长55%。而其研发投入也从2018年的20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30亿元,同比增长了50%。”
文/腾讯汽车 张翠翠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停产潮”,至今还在艰难恢复中。而疫情带来的考验也让整个汽车行业开始重新思考供应链体系的布局和转型。
近日,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正式出炉。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传统细分领域的优势、绑定大型车企、在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投入等优势,增长尤为突出,营收增速高于外资企业,在全球百强企业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零部件企业在国际上领先的仍然较少,仅有11家零部件企业入围全球百强,而排名前20的企业仅有2家,排名前50的仅有5家。
零部件头部集中度上升 并购整合实现规模跨越
近两年国内车市整体销量增速在趋缓,但中国市场仍旧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量市场,而欧洲、亚洲及南美等部分市场呈现小幅度增长。
虽然乘用车市场带动零部件产业整体偏低迷,但中国地区中重型商用车细分领域有比较突出的增长,也成为了零部件企业增长的机遇。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中,国内零部件企业入围11家,其中排名第一的潍柴集团排名升至第8位。
根据2019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百强企业整体营收1.2万亿,同比增长5%,整体盈利下滑10%,而后50家企业盈利负增长高达-115%。
同时,百强榜单中头部企业进一步扩大份额,其中排名前20的企业营业额达到8300亿,占百强整体营业额的67.47%,占比相比前一年提升2.5%。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认为“企业间并购、客户拓展及定位升级是主要发展动力,头部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以宁波继峰这家企业为例,其在2018年收购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及内饰供应商格拉默。而其在2019年实现销售研发等领域的有效整合及财务并表,营收同比增长了737%。
而排名靠后的企业整体利润率下滑非常明显。2019年排名前50的企业净利润下滑16%,而后50名企业下滑19%。中国百强企业排名后50的部分企业利润额呈现跳水式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新能源领域收入利润双升 宁德时代上升28位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的飞速发展,近两年国内零部件企业在电子及新能源板块增速达到17%,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也提高到了22%。
而在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宁德时代在全球百强排名中也提升了28位,从去年的76位提升到今年的48位。
在罗兰贝格最新发布的2020汽车零部件企业白皮书中,我们看到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逆势增长,但利润空间受到市场大环境与竞争挤压,同时企业整体研发投入加大以实现竞争力提升与前瞻布局。
根据最近两年对外公开的71家国内零部件企业研发数据显示,国内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从2018年的316.1亿增长13%支358.3亿,而研发投入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也从4.1%提升到4.2%。
一方面,传统零部件企业增速瓶颈,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电子及新能源板块的迅速崛起,加速了国内企业并购和研发的投入。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18年在营业收入达到296亿元,而2019年已经提升到458亿元,同比增长55%。而其研发投入也从2018年的20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30亿元,同比增长了50%。
另外,从公开数据的国内67家零部件企业的资料显示,从2018-2019年新能源板块相关营收增长超40%,净利润率也从2018年的4.2%增长至2019年的8.8%。
零部件企业全球布局 分担风险
今年在新冠疫情和外部环境双重压力下,车企巨头都在寻求零部件安全供应和成本控制。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曾表示“疫情之后,车企会考虑不确定的灾难对供应链的影响,会考虑集中供应链,考虑经济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会逆转‘全球化’,但也不会全面逆转。”
事实上,零部件企业也在考虑将近岸与离岸产业链共生发展。同时,国内零部件企业也在利用疫情的影响,布局全球产业。
方寅亮表示,国内零部件企业目前更加重视海外扩张运营风险管控,并探索企业文化和机制的输出及融合形式,积累海外管理运营经验。
“领先企业从业务战略优化和运营优化角度出发进行降本增效,同时考虑供应链稳定、财务管理和风险,保证整体安全。”
此前,宁德时代与宝马共同出资构建了德国工厂,宁德时代股权投资约28亿元,承担建厂主要支出,而宝马提供73亿欧元的订单,并资助产线设备。
这一方面也是宁德时代为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与响应速度就近建厂,另一方面,也通过绑定大客户,可以保证订单的稳定性来弱化风险。
而排名第一的潍柴集团此前投入6.6亿元收购清智科技55%的股权,获得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领先技术。
同时,潍柴此前还收购了AEADEX81%的股权,布局新能源大功率变频和电源设备。另外收购VDS51%的股权,用于布局车辆驱动系统开发技术。
方寅亮认为零部件企业间的兼并收购和战略合作,可以充分发挥研发、市场等层面资源能力的协同效应,并注重业务与架构的整合,可以实现共赢。
不过,也需要规避潜在风险,包括法律、人力资源、运营等维度的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不可否认的是,动荡的车市也在加速上下游零部件企业的“淘汰”,最终活下来的企业将成为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