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自动驾驶 > 驭势科技:无人驾驶商业化就像每次考试都要得100分

驭势科技:无人驾驶商业化就像每次考试都要得100分

来源:第一电动网 浏览次数:897 发布日期:2020-03-04

自动驾驶落地的三个关键字——场景,场景,场景。”一年前,在与一位自动驾驶初创企业CEO交流时,秉承着“重要的事说三遍”的原则,他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场景”对于自动驾驶落地的重要性。

彼时,自动驾驶行业正处在泡沫被戳破,发展脚步放缓的阶段,许多自动驾驶公司也不再执着于RoboTaxi,纷纷将重心转移到低速无人驾驶领域,寻找落地场景以求早日实现自我造血。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初创公司一员的驭势科技,也在寻找场景的过程中不断试错。2019年年底,驭势科技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式在中国香港国际机场使用,在探索场景的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而近期在B轮融资中获得来自Tier1巨头博世的战略投资,也是对驭势科技技术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一种肯定。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告诉第一电动网,比起两三年前,行业做了很多积累,已经能够逐步跨过商业化的鸿沟。未来一两年,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应用将会有比较大的商业化业务形态出现。

image.png

博世入局加码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

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

在吴甘沙看来,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投资。

早在2017年,博世第一期“汽车上的人工智能”加速器项目驭势科技便有参加,之后与博世方面一直保持着沟通与交流。2019年,双方在技术和商业层面的交流逐渐密集起来。

“那段时间,我们接待了包括博世CTO在内的许多高管,交流过程中他们更加详细地了解了驭势科技的能力和业务形态,因此也就有了这次投资。”吴甘沙告诉第一电动网。

image.png

(入选首届博世-PNP汽车上的人工智能加速器项目的15家初创公司)

而在博世层面,这是继2019年9月分别投资了自动驾驶物流平台和服务提供商“主线科技”、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等公司后,再次加码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相关企业。

根据博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合伙人兼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孙晓光介绍,博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此次驭势科技的投资方)是隶属于博世集团的技术投资者,旨在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初创公司,投资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博世目前及未来业务相关的技术公司。

“自动化和电气化、互联化是未来交通出行发展的方向,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大力投入和布局多年。仅2020年,博世集团就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超过6亿欧元。”孙晓光告诉第一电动网,“博世将自动驾驶分为城市、高速公路和封闭限定区域三个重要落地场景,在这三个重要场景都有产品布局。”

image.png

显然,目前在限定场景低速自动驾驶领域发力的驭势科技和博世有很好的契合点,投资的达成也就不是什么出乎意料的事。

三维度寻找合适场景

在孙晓光看来,驭势除了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很重要的一点是已经在具体应用上找到了非常好的方向。

做到这一点,吴甘沙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主要看三个维度——Desirability(刚需)、Feasibility(规模可行)和Viability(盈利能力),也就是是否有高频刚需、规模是否可行以及能否赚钱。”吴甘沙介绍道,“刚需不用多解释,规模可行主要是看在法律上能否实现真正的无人,最后能否算得过账不仅仅是对客户,也是对我们自己,只有客户和公司都能赚到钱,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遵循这三个判断标准,驭势科技在寻找场景的过程中不断试错,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从刚需痛点来说,B端(商业端)的刚需痛点最强,比C端(消费者端)和G端(政府端)都强。从规模可行上,非公开道路在法律上的问题比较小,场景可预测性强。这里说的可预测性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人,我们已经落地的机场、厂区场景,也有人在其中驾驶车辆,但都很规矩,无人驾驶最怕的就是不可预测的行为。而在成本上,能做到不需要安全员、无论风雨都能实现7*24小时常态化工作的无人驾驶车辆,对客户的吸引力是足够的。”

image.png

(中国香港国际机场正式运营的无人驾驶车辆)

2019年12月底,驭势科技与中国香港机管局结束了两年的技术研究和实地测试,其无人物流车正式投入机场行李运送的常态化服务。

正式运营半个月后便交出了1500公里0故障运行的不错成绩,在吴甘沙看来,能够实现商业化落地、真正拿掉安全员,与算法层面、工程层面以及测试能力的进步配合都分不开。

拓展边界关键:打磨“车脑+云脑”

自动驾驶的一大难点在于场景不能重现也不能穷举,如果更新一套算法,如何判断是否更适用原来的场景呢?

答案是仿真+实测。

2017年7月驭势科技正式进驻浙江嘉善产业新城,在嘉善的测试场,驭势进行着7*24小时无间断地测试。

“这些测试是带来信心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测试,我们不可能在25吨的载货车上把安全员拿掉。同时,工程层面从2018年开始做了大量提升,增加了对错误情况的观察和处理。”

除了测试,吴甘沙还认为近两年算法层面上的突破也加速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速度。

image.png

(嘉善测试场)

“虽然说是突破,但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从99%到99.9999%的边界突破,这很难,主要是在一些易于部署和拓展的业务上。例如,原来在场景中依靠基于摄像头的定位系统,需要在不同天气、温度等情况下拍摄大量的图,以确保在各种光照条件、季节环境中车辆都能正常工作,现在只需采集一套图就可以。这样的算法层面突破是有的。”吴甘沙解释道。

但不管是算法层面、工程层面、测试能力的进步,还是在不同场景中验证三个维度标准的过程,都是驭势科技在不断打磨自己的核心——车脑+云脑,而这也是驭势能否拓展自己边界的关键。

跨过商业化鸿沟

关于这次驭势的融资,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也对第一电动网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低速无人车目前在商业模式上确实越来越清晰,很多人质疑无人驾驶,是觉得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但其实在一些特定的场景是有价值的,驭势的机场物流车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但贺雄松也提出目前能形成商业闭环的场景确实比较有限,空间似乎也不大,但是空间未来会不断打开。

然而,如何打开这个空间会是摆在这些无人驾驶初创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于此,吴甘沙有自己的思考。

“每一个单独的场景或许不够大,但整个市场加起来很大。面对整体大但场景碎片化的市场,要做的就是把核心做到足够强且通用,能打通不同的车和不同的业务场景,真正打开应用空间的关键就在于此。”

“有多强大的核心就会有多大的边界。”吴甘沙对此很坚定。

基于这样的认识,驭势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很明确。

“首先要把已经在做的场景优势变成胜势,变成可以规模化复制的产业,其次,驭势会逐渐转变角色,把车脑+云脑做得更扎实,去适配各种车型和各种场景,向各行各业交付看不见的‘AI驾驶员’。”吴甘沙表示,如果这个模式能走通,市场将突破好几个数量级。

“无人驾驶真正商业化就像要求一个学生每次考试都要拿100分,这很难。但从今年开始,在某些场景下面已经证明,每次考到100分也是可以实现的,这个行业已经能够逐步跨过商业化的鸿沟了。”吴甘沙说道。

标签:  自动驾驶 驭势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