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似乎就可以嗅到了2018年车市大战的火药味。造车新势力的各家纷纷“摩拳擦掌”,进入到了自带节奏的模式。
威马汽车在春节假期期间就亮相德国的博世物联网大会,而李斌和蔚来则传出今年赴美IPO的消息,据国内媒体披露,蔚来汽车已经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今年计划中的赴美上市做准备工作,预计IPO的融资规模有望达20亿美元。
而在1月底刚刚宣布香港B轮融资22亿人民币的小鹏汽车,也用一则投行大咖加盟的消息“带节奏”。3月工作日的第一天,其宣布,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行主席顾宏地博士正式加盟小鹏汽车,出任副董事长兼总裁,直接向董事长何小鹏汇报。
顾宏地以小鹏汽车总裁身份加盟,加上之前担任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珩,小鹏汽车也正式进入到了“双总裁”阶段。那么,融资生猛的何小鹏为何仍然要力邀投行大咖入局?这种双总裁结构对小鹏汽车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融资“左膀右臂”
“有朋自远方来。”
小鹏汽车这位新来的总裁可谓是非常资深的摩根大通的“牛人”,顾宏地在融资IPO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这恰恰是目前有着非常高融资期许的何小鹏所亟须的“左膀右臂”。
“他曾在阿里巴巴的IPO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顾博士指导了众多业内标杆式的投行项目,交易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小鹏汽车内部人士如是介绍这位“2000亿美金先生”。
对于新造车势力而言,造车局其实更是资本局,何小鹏谈及力邀顾宏地加盟原因,就非常清楚地表示,““强融资能力、自主创新和品质制造是互联网造车实现0到1的关键。”其毫不犹豫地将强融资能力摆在互联网造车三大因素的首位。
造出怎样的电动车决定得是品牌的未来,但能否融到足够的资本活到未来是当下的关键。通过资本的积聚实现头部效应,构建技术和品牌的护城河,比别人“活得更久”,是这场生死竞速赛的竞争法则之一。
“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其曾经如是调侃。
经过B轮融资之后,小鹏汽车已经累计完成了近50亿的融资,但何小鹏仍然表示融资“在路上”,他强调,未来小鹏汽车今年还要完成两次新融资,在造车新势力的融资排行榜上要力争上游。
“我是追了小鹏十年时间,我们是2008年投资UC的。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小鹏汽车B轮的融资发布会,因为阿里巴巴参加了A轮,也继续参加B轮。我相信透过这个投资,继续再追小鹏,多追十年,多追二十年。”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B轮融资大会上表达了对于何小鹏的信任,这说明了何小鹏在互联网圈和投资圈朋友很多,但其面临的是李斌所代表的腾讯系、沈晖背后的百度系资本大鳄的挑战,这场事关生死的融资大战中何小鹏需要更多的“战友”。
管理能否实现“跳跃”
如果说何小鹏去年正式任职小鹏汽车前,广汽新能源出身的夏珩带领的工程师团队需要证明小鹏汽车的“造车能力”,那么,迅速扩张至数千人规模的小鹏汽车,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品牌、战略和运营整体势力全方位升级的关键节点。
加入小鹏汽车五个月后,何小鹏曾经对汽车头条APP表示:“加入小鹏汽车,就是为了让其业务能够实现‘跳跃’。”而汽车头条APP注意到,他所谈及的跳跃,并非是简单的融资金额上的“跳跃”,更是组织结构和管理上的大刀阔斧的“跳跃”。
“小鹏汽车的员工从我就职到现在,已经增长近两倍,达到近千人规模,产品研发的占比超过70%,明年我们还会迎来近2000名新同事。”这意味着作为一家跑得很快的创业公司,何小鹏需要搭建的是一个能够管理“千军万马”级别的高管团队。
而何小鹏去年正式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之后,在人事布局方面也是实现了跳跃。原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宝洁大中华区美尚事业总裁熊青云、原特斯拉著名机器学习专家谷俊丽、一汽技术研发院副院长刘明辉纷纷被其招至麾下,一个更为齐整的管理团队悄然成形,再加上摩根大通亚太区一把手的顾宏地,其无一例外都是有着带过“大团队”作战经验的高管。
下一个独角兽?
顾宏地的加盟,让人自然而然联想起滴滴的核心管理架构,就是程维+柳青(创始人+投行牛人)的基本模型,柳青对于滴滴在战略上的推进有目共睹,甚至有媒体评论认为,程维和滴滴的成功,是因为幸运地“遇到”了两个人——马化腾和柳青。
“程维如果没有遇到马化腾和柳青,滴滴出行不会有像火箭一样发展速度,如果没有马化腾和柳青,滴滴还在和快递打价格战,根本没有时间去应对外敌优步,更不可能有精力去收购优步中国;如果没有马化腾和柳青,网约车合法还有可能要推后好几年。”
无论是滴滴、还是UC浏览器这种作为互联网独角兽级别的创业公司能够诞生,同投行所擅长的战略思维梳理有着一定的关联。如果复盘下何小鹏和UC浏览器的历史,就会发现,其同样有这样的“传统”。
UC浏览器能够实现业务和运营上的蜕变,正是因为同样出身投行、“好基友”俞永福的加盟,两人联手打下了UC浏览器的“江山”,何小鹏的游艇还取名为“永福号”。何小鹏曾经说过,俞永福会帮何小鹏把想法整理好,变得有可行性。
如果当年没有两人搭班子“二人转”,或许就不会有UC浏览器的攻城拔寨,也不会有之后阿里巴巴对于UC浏览器的并购。“在中国的创业者请其他管理者来管自己的,能说得很多,能做到的非常少。”在与何小鹏的接触中,其多次提及了UC浏览器发展史的这段典故。
而其将这样开放的心态移植到了小鹏汽车上自然是顺理成章,那么,在造车这个与互联网截然不同的行业里,有着非常深企业战略素养的顾宏地是否会成为小鹏汽车的“柳青”呢?小鹏汽车距离“独角兽”还有多远呢?
“人心齐,才能泰山移。”汽车行业的“打法”与互联网行业截然不同,滴滴模式或者UC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套用”。
各行各业的高管大量涌入,团队急遽成长使得小鹏汽车面临着外来户与现有团队融合的巨大挑战,如何在不同知识背景的团队中达成共识,如何迅速营造出小鹏汽车的企业文化,是何小鹏需要在当下亟须思考的难题。
对于跳到造车这个“坑”的何小鹏而言,也意识到了这一挑战。其着重强调的企业文化或许就是为了“应考”多元文的冲击,这样才可能“不被自己打败”。
“在高管上就是这样,大量的沟通如何把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一起打好,这个是我们巨大的核心。这已经是一个中型的创业公司,如果文化没有做好,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
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决战开始的一年,对于这些新面孔而言,汽车融合互联网的万亿风口下,实则是数不胜数、如影随行的风险与挑战,融资上的领先、牛人大咖的加盟不能保证造车大概率的成功,不跑到最终的“撞线时刻”,谁都不能做到“胜卷在握”。造车学习者的何小鹏最终答卷成绩如何?需要交给时间来回答。